小翠兒沒法,隻能在家待著,刷了碗筷,邵氏忙著給大雷做衣裳。小翠兒坐在一邊看著,百無聊賴,磨蹭了許久,勾著手指,“娘,你教我做針線吧?我隻會織布,還不會做衣裳咧。”想想跑回屋子裏,拿了雙新鞋子出來,“娘,這是我嫂子幫我做的,你試試吧?”
新婦要給公婆做鞋襪,但是小翠兒不會,金氏就代勞了。金氏也是懶得跟小翠兒囉嗦,有這麼多的時間教一個傻子,不如自己做雙鞋出來。
邵氏拿了鞋在手裏看了看,針腳細密,倒是好針線。“你嫂子針線不錯,娘喜歡!”
小翠兒低了頭,“我娘教了許久,我都沒學會,後來就沒學了!”小翠兒含糊了一下,反正小翠兒是不會做針線的,至於學沒學,還不是小翠兒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兒麼!
邵氏也不生氣,摸了摸小翠兒的頭,“沒什麼好喪氣的,不過是不會做針線。不會,那就慢慢學,娘慢慢教你!哪有人十全十美的,咱小翠針線不好,但是做飯幹家務那是一等一的好。人又勤快,娘哪裏去找這麼好的媳婦去?”
小翠兒舒了口氣,婆婆不怪罪就好了。拿了邊角料,跟著邵氏慢慢的學著,雖說還是歪歪扭扭的,但是好歹能下的去手了。萬事開頭難,小翠兒想著,要這麼生活下去,做針線是必須學會的。家裏還沒富裕到能去鎮上買衣裳鞋子穿。
婆媳倆手上忙著針線,也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多是邵氏再說,小翠兒用心的記著。無非就是李家村的東家長西家短,還有哪家跟家裏親厚的,哪家是結了梁子的。哪家是忠厚老實的,可以多結交;哪家是奸猾的,以後要繞著走。
“以後捧著了孫家的高氏,你可要繞著些走!她跟你娘不對付,可別讓她擠兌了你!”邵氏叮囑了再叮囑,又道,“若是家裏少了什麼,也不要去村口的鋪子買,十天半個月的就會有貨郎挑著擔子來賣東西,那時候買一點兒就好了。”
小翠兒鄭重的記下了,一個孫家的高氏,一個村口的鋪子。看來,這兩家人都是跟邵氏的關係不怎麼好的,說不得還有些糾葛。
小翠兒心下好奇,但是也沒問出來,未免婆婆難堪。再者,人生在世,誰沒點兒仇怨。
三日回門,一大早,大雷就趕著去地裏把活兒料理好了。回來換上了新衣裳,吃了早飯,邵氏給了一兩銀子,“去鎮上買些東西帶去,跟你嶽母說好了,明日約了小翠兒家的人來吃姻親酒。”
大雷跟小翠兒買了大包小包的家去,何家自然高興。不說四個兄弟臉上覺得有麵子,就是幾個嫂子看著這些東西也十分的高興。
何家四兄弟原本還想要跟大雷好好的聊聊,拉著大雷好好的喝一頓,被惠氏熊了一頓,“大雷還要家去呢,明日辦姻親酒,事兒多著呢,你們明兒早上也早些去幫忙才是。”
大雷又是一番告罪,早早的吃了午飯,就趕緊帶著小翠兒回家了。
小翠兒跟大雷一到家,趕緊擼了袖子幹活。家裏的院子裏已經是熱火朝天了,跟張屠戶定好的半片豬已經送來了,自家的雞宰了五隻,地裏的蔬菜不少,就不用去買了。大雷帶著幾個小夥子去河塘裏撈魚去,魚是家裏的河塘撈出來的,自然是很新鮮的。
家裏的沒什麼嫡親的兄弟,好在李家本家多,來幫忙的媳婦子不少。院子裏熱熱鬧鬧的,豬肉下鍋燙好,雞也殺好了,魚早就破肚洗幹淨了。
切了一小盤豬肉,用熬出來的豬油,燒了一鍋大白菜,又炒了蔥花雞蛋,幾個幫忙的本家嫂子都吃了晚飯才家去。
第二日一早,何家的四個兄弟果真早早的帶了老娘跟媳婦兒孩子來了。也不用招呼,何長生帶著三個弟弟幫著抬桌子凳子,金氏帶著三個弟妹就幫著洗菜做飯,趁早來的人能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雞絲蛋湯。
何家的親戚陸陸續續的來了,何家大舅最高興,女兒嫁到了李家村,侄女兒也嫁到了李家村,真是跟李家村有緣了。兩個女孩以後也能相互照應著些,又因為小翠兒是個傻女,少不得跟青雲媳婦叮囑了一番,以後要照顧些小翠表姐。
青雲媳婦一臉的不耐煩,“爹,您還真是鹹吃豆腐淡操心。你看看她嫁的人家,上麵一個婆婆,公公早就死了。也沒兄弟姐妹分財產,男人又會做活,家裏的地比咱家還多,這麼殷實的人家,哪裏需要我照顧了?”
何家大舅一想,倒真是這樣,小翠兒嫁的人家比較殷實了一些,但是,轉念又想,差點被燕子繞過去了,哪裏是家境殷實的問題,“我不是說這個!我是想著,你小翠兒姐是個傻姑娘,你也多照看些,別被人欺負了!”
青雲媳婦兒不置可否,跟爹說不出什麼來,索性就不說了,反正各過各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