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日判官將袂煙帶出來之後什麼都沒有說就離開了,沒有半分要去金陵蘭氏告訴主家他搶了他們附屬家族的一隻小鬼的事。想來這隻是末年為了讓空乾門掌門人忌憚的手段罷了,他是何許人物,怎麼可能真的放低身價去向金陵蘭家求一隻小鬼。空乾門的人更不可能因為一隻小鬼巴巴的要去告訴主家,他們得罪了地府判官,這隻不過是讓空乾門的人吃了一個啞巴虧罷了。
但是即便如此,日理萬機的地府判官能為了她一隻名不經傳的小小女鬼來震懾空乾門一番,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君不見,如今空乾門附近那些個在縫隙中求生的小鬼們已經將地府判官和這個看上去癡癡傻傻的女子的關係腦補出了個十八重大戲。
其中有一出說的甚是委婉精彩,據說傳出這個版本的人生前乃是個落第的窮酸書生,雖然沒能考上功名,但是寒窗苦讀十年的墨水不是輕易吹出來的。書生寫得一手漂亮的字,筆下的故事就算是再平凡,到了他手上一加工,那便也是個傳世的奇珍話本。
據傳這書生生前便同一個女鬼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纏,後來更是為了這隻女鬼也成了一隻鬼。隻不過並沒有得到黃泉路上再做夫妻的完美結局,因為據說那隻女鬼不知什麼緣故已經投進輪回道裏,此生再沒有緣分了。
據說這位書生自那姑娘投胎了之後便住在地府,再沒有提過要去投胎的事了。據說,那書生心屬的女子,生前是個宮裏的娘娘,據說書生在地府開了個麵鋪子,平日裏便一邊寫著黃泉路上過路人的故事,一邊炊兩個餅賣,小日子過得甚是悠閑。
據說書生守在黃泉路上賣炊餅是為了找到那個女鬼的轉世,可是卻從來沒有找到過。因為那隻女鬼的轉世不知道什麼緣故,不知道是天定的還是人為的,每次路過黃泉路的時候都會和書生老板擦肩而過。據說,這麼等了很多年以後,書生老板便漸漸的放棄了等那隻女鬼的想法,而是一心一意的過起了自己悠閑的小日子來。
一邊過著自在的小日子,一邊聽小店裏來往的客人說著這三界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故事,然後用他帶著憂傷的筆觸,用他想實現的方式一點點記載下他們的故事。
這些,都隻不過是據說罷了。袂煙從來沒有去過地府,也不知道黃泉路上是不是真的有那麼一個小店,賣著簡單的炊餅,店老板的目光跟著黃泉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企圖著記載下他們的故事來。不知道是否真的那麼一個人,無聊到YY 她和判官大人的關係。
袂煙初初回到那間勾欄所在的地方,聽聞路邊一個花枝招展的女鬼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想的就是這個。不是為那書生好像有些悲慘的人生抱不平,也不是有人為她寫了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而感動。單純的隻是想著,怎麼會有人這麼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