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恰恰是因為這件事無可厚非,反而讓墨權起了疑心,試問,一個心思縝密的豎子,從無人問津到如今名動天下,蘭陵之又豈是那種可以毫無心防的在別人麵前搬弄是非嚼舌根的人?他就不怕,這小兒今後出去將他的一番話公諸天下,給他落下一個睚眥必報的惡名?
但是偏偏,蘭陵之和墨權一番誹謗之後就再沒有說什麼了。他說的要來亂葬崗上找的東西,也沒有再找,便匆匆離去。墨權和蘭陵之的初遇,被安排的太過刻意了,尤其是之後蘭陵之離開的時候,他要找的東西不了了之,更讓墨權生出了一種,蘭陵之要找的人就是他,而蘭陵之已經找到他了,所以才有恃無恐的離開。
一想到蘭陵之走時的森森笑容,墨權便渾身打了一個寒戰。他還在娘胎裏的時候,他爹就整天和他說一些大道理,其中有一條,墨權記的萬分真切,他爹說的是:“寧得罪小人,不得罪君子,尤其是偽君子!”
記得那天他爹的語氣特特的衝,在娘親的記憶裏對這一天也有粗略的記載。且說大將軍征戰四方,名動天下,可是在四十多歲,正值壯年的時候,卻丟了邊疆不管,向皇帝請命回鄉頤養天年。
那時候邊疆已經穩定下來了,皇帝約莫是思索著兵權留在他爹手上確實不妥,於是便準了。他爹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回鄉頤養天年,除了回長安還能去哪?
然而當他們一家子搬回來的時候,卻被人說成了是存有異心,回京是覬覦皇帝老兒屁股底下的那張椅子。狗日的皇帝居然還信了!其實,墨子青自己也清楚,皇帝對他們一家人看不順眼已經太久了,這一天遲早而已。
但是那時候,他媳婦的肚子裏頭已經有了個墨權了,再不願意回來看皇帝老兒的臭臉,也不得不回來了。墨權他娘是巾幗英雄,在戰場上也立下過戰功無數,隻不過一有了孩子,就如何也不能待在戰場上了。
墨子青在給皇帝的奏折裏也是寫的清清楚楚的,但是怎奈何,皇帝一早就看他們家不順眼了,管他墨子青是因為什麼原因回來,就算是他還在邊疆,皇帝都要找個理由把他們一家子給端了。更何況,他們現在自己回來送死了。
殺,皇帝自然是要殺墨大將軍一家的。隻不過卻不能這麼明目張膽的兔死狗烹,畢竟墨家是開國大將軍,若是太過雷厲風行的奪權,會給世人留下詬病。這種時候,給他們家來點黑料什麼的,簡直是正中皇帝下懷!
墨子青自然也知道這一天遲早得來,但是他總是天真的以為皇帝能仁慈一些,讓他的妻兒平安。所以,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他仍是和皇帝周旋著,隻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樣反而讓皇帝殺他的心思更堅定罷了。這次抹黑說將軍府有謀反之心的人,好死不死的還是那金陵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