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蘇州四大美女與蘇州四大首富(1 / 1)

背景介紹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

姑蘇城的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的風流富貴之地。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它始建城於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已經有2200多年的曆史。

蘇州古時稱吳,又稱姑蘇,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而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曆史已有近4000年,曆經了2200多年滄桑,但古城池仍座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這在在時是唯一的。

在這盛世繁華的大清年,在這蘇州城,一直都有著四大首富和四大美女的傳說。

話說這貝氏家族乃蘇滬名門,在此時的雍正年間,早已成為蘇州四富之一,其家族中人才輩出,貝覺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貝家花園在蘇州城的中心位置,因園中湖石多似獅子形狀而又得名為獅子林。

蘇州城東北街的王家的祖先是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禦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棄官歸隱回到蘇州便在此基建別墅,以原來的大弘寺舊址拓建為園,並取名為“拙政園”。拙政園的園名是根據西晉潘嶽的《閑居賦》中的“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縮寫而成的。“拙”,實指不善在官場中周旋之意,是陶潛“守拙歸田園”中的“拙”。

顧家則離蘇州城的中心遠一點,約在40公裏外的千墩,但顧家卻在蘇州城站穩了一席之位,成為蘇州四富之一。

而最後一個沈家更是傳奇中的傳奇。相傳在明太祖時期的沈萬三憑自己的赤手空拳打下了他們沈家天下,當時為全國首富之一,隻是如今卻淪落到蘇州四富之一,是不是如所謂的“富不過三代”也有些關聯呢。不管如何,沈家依然是個不容小視的。並且他們一家子人都是住在周莊。關於周莊名字的由來相傳是北宋元拓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在此設莊,後舍宅為泉(全)福寺,始稱周莊。

傳說蘇州城遍地是黃金,而這貝、王、顧、沈四家更是不相上下,家財都在伯仲之間,所以無奈之下這四家都成為蘇州首富。其中貝家更是其佼佼者,不僅家財萬貫,其家族中人才輩更是倍出:“顏料大王”貝潤生、“金融巨子”貝祖詒、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美國美中經貿促進會會長貝聿愷均為貝氏後人。不過此乃後話,在此暫且一筆帶過。

然除了這蘇州四富之外,蘇州還出四大美女,相傳蘇州才子唐伯虎所看過的美女也不如這四位的十分之一,可見如今的四大美女是如此不一般。

蘇家:

蘇家是蘇州城裏曆史最悠久的一戶一家,北宋慶曆五年(1045),蘇舜欽蒙冤遭貶,流寓到蘇州,見五代孫承佑的廢園便以四萬錢購得。蘇舜欽遭貶後便自號滄浪翁,吟唱著“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濁我足”的漁父歌,在城市中過起了隱逸山水、逍遙自樂的生活,並把自己所住的地方稱之為滄浪亭,在當時是唯一以“亭”命名的園林。

宋家:

宋家是蘇州城裏所謂蘇州四富和蘇州四大美女的家裏最小的一戶人家,還不到拙政園的六分之一的麵積,可是相傳史家的女兒卻是四大美女之首,以“閉花羞月,沉魚落雁”來形容有過之而無不及。宋家建築始建於南宋,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誌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至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造園,因麵臨王四巷(即今闊街頭巷),便取諧音而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乃漁夫、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

劉家:

徐家建築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為太仆寺卿徐泰時的東園。雍正年間(1722—1735)時期,園歸東山人劉恕,以“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且多植白皮鬆,有蒼凜之感,“前哲”韓文懿亦“嚐以寒碧名其軒”,因易名“寒碧山莊”,又因地處花步裏,有稱“花步小築”。

嚴家:

最後一個美女的嚴家女兒,住在蘇州城西南十公裏的木瀆。這個地方相傳春是秋末年時期,吳王夫差為取悅美女西施,在靈岩山頂建館娃宮,並增築姑蘇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積木塞瀆”,木瀆由此得名。

而且這最為奇怪的就是,這四大美女就好像剛生下來時就商量好一樣,名字中都有一個顏色。在當時四家互不相識的情況下,這應該算得上是緣份吧。而當四個孩子慢慢長大後,卻變成了難舍難分的手帕之交,這應該更算得上是一場緣份吧。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這第一個故事就發生在這以江南園林著稱的蘇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