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問道夫子(2 / 2)

“不過我不明白的是,你的氣海看起來一片空虛,但絕不虛弱,甚至讓人感覺有虛空無盡之意,我思來想去,應該還是因為你是劍道謫仙之體。”

夫子並沒有看他,依舊在殿內來會踱步。

卓藏鋒想了許久,段千華去龍域時傲氣如雲,孟太虛留書而別,字裏行間並沒有絲毫提及,難道他們兩人也受到了損傷?或者修為盡毀?

思來想去,終究他不能確定,卻是身不由己出了一身冷汗。

夫子以為他失望到極點,安慰道:“劍道謫仙雖則不能修行,但聰明絕頂,其實大可取詩書經文,經論策對之路,下之大,選擇甚多,何必拘泥於修行?”

卓藏鋒無言以對,想了想道:“我想請教先生,假使這種人丹田氣海能儲存元氣,那麼該如何融為己用。”

夫子邊走邊沉思,聽了這個問題,脫口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又是這句,卓藏鋒皺眉。

陳望博顧自在殿內邁步而行,忽然歎道:“我算是想清楚了,相濡以沫隻是個人的情,而江湖才是修行者馳聘的地。不論廟堂,不論方外,更不論草莽江湖,任何人若不能放下牽掛,又怎能做到無拘無束?”

他沉思一下,步入正題,“若是把相濡以沫比作修行者與地元氣契合無間,把江湖比作修行者氣海中元氣的數量,那麼修行者若想做到與地元氣相濡以沫,除了丹田氣海中江湖浩大之外,還需要大禹治水的精神,以及學習善於疏導水勢的方法。”

“元氣就是江河湖泊,若沒有正確的方法將之疏導利用,水滿則溢,終有衝毀堤壩的哪一,你要知道堤壩就是修行者的身體、意誌、精神、境界。”

卓藏鋒點頭,夫子的這些,與自己領悟的有許多相同之處。

夫子又道:“先不劍道謫仙能不能吸收地元氣,這疏導溝通的方法本身就是修行。”他的麵色十分嚴肅,強調道:“極為艱辛的修行!”

“當然,古籍中曾經記載一種方法,能幫助劍道謫仙洗經易髓,脫胎換骨,但是數千年來並沒有成功的記錄,所以這種事情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卓藏鋒問道:“先生所的方法,可是以劍元注入經脈,存於丹田氣海?”

夫子讚道:“你果然博覽群書!”然後若有所思,“以劍元之淩厲,疏通經脈穴竅,以劍元之浩瀚,存於丹田氣海,就是的奪地造化,自然可以窺道奧秘。”隨即壓低聲音,自問道:“這種方法,不知道門之上的眾仙可曾敢試!?”

他沉吟片刻又道:“劍元是修行以至高元氣煉化,最初的形態不過是一快凡鐵,就是世俗間的鐵劍,再後來經過修煉者元氣灌注,靈氣充盈,此時叫做飛劍。而所煉飛劍的寶劍,品性或次或佳,煉化後才能稱作劍元。”

卓藏鋒心想:先將寶劍煉成飛劍,再把飛劍煉化成劍元,師父的也是這個順序,而以前抄經之時偷讀那些古籍,上麵的記載也大同異。

夫子不理會他心中想法,繼續道:”“寶劍有九品,所以也叫‘九品劍元’,分為下品劍元,中品劍元,上品劍元。這三種劍元是隨著修行者境界高低,與他們的氣質涵養相匹配,不是人力做能決定。”

卓藏鋒知道夫子起劍元,已經離自己關於元氣的問題不遠,忽然想起有一件事,古籍上並無記載,而無論段千華或者孟太虛都未曾講過,不由恭聲請教。

“請問先生,劍元煉化後,那些絕世神兵寶劍難道也跟著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