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也決不可輕舉妄動。
一個大劍師既然存在軟肋,那麼對敵之際必然會拚命保護這個部位。
作為一個剛剛摸到修行門檻的少年,他實在是不知道該不該以弓箭試探一下。
蔣仲虎的前車之鑒他都看在眼裏,他沒有那麼強的自信能抵擋對方劍氣,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羽箭飛出,帶動空氣振動,很可能與之呼應而來的就是一道甚至數道殺意無邊的劍氣。
“四神境”內的修行者才有資格稱為大劍師。
慧月從僧人劍意中猜測對方具體修行境界,體察他飛劍出的劍氣詭異邪魅,顯示他的修行功法與佛劍不同。
難道他身為僧人卻修的是道劍?
密林中很幽靜,從卓藏鋒這裏能清清楚楚看到僧人的一舉一動,然而從僧人那裏卻望不到此處,隻是不能確定他的神識能不能感應的到,所以他們不敢隨意走動。
況且身前古鬆上的慧月正在蓄積劍意,她集中全副心神,眉頭深皺,麵前雙劍熒光四射,四周元氣都被牽動。
公主隱身在何處,僧人豈會不知?他強大的神識早已覺察出一切。但是他的目的不止是公主殿下一人,對他來卓藏鋒才是此次的最終目標。
他原本可以輕易用飛劍割掉卓藏鋒的大好頭顱,隻是他感受到慧月身上散出來的強大氣機,這倒是令他感到頗為棘手,選擇在此處下手他提起做了無數準備。
山間雲霧的濃淡,林中樹木的多寡,以及初冬之時的風向,這些因素都能影響到劍氣的揮。
他選擇在山崖石壁間,看起來不符合敵明我暗的兵家戰術,但是對於借助地間的元氣卻是占有極大的優勢。
樹林中濕氣多而元氣稀薄,自然比不得山壁間那流淌無盡的充沛元氣。
對敵之際,自身的元氣有限,更多的是借助地間無邊無際的元氣,才能生生不息,立於不敗之地。
下間隻有一個卓藏鋒,他的丹田氣海中蓄積著壯闊如宇宙,高深如大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萬千劍元。
劍元是由修行者將飛劍與元氣凝聚,最初是虛幻的,細看就是一支劍的形狀。“融神境”之上的大劍師才能凝聚出實質的劍元,但是數量也不過兩支。
大劍師能將鐵質長劍融化成劍元,也能隨心所欲將丹田氣海中的元氣凝聚成無堅不摧的劍氣。
“九品之上四神境,6地外兩神仙。”
當今劍修的最高境界就是“6地神仙境”與“外飛仙境”,不修煉之艱辛,賦之高低,在盛唐國能步入這傳中仙境的修行者寥若晨星。
他們都被人以劍神、劍聖尊稱,以示無盡的敬仰與尊崇。
在太學院、國師院、師院的無數次爭辯中,一方從盛唐國人才濟濟的論調下出:認為下間達到“6地神仙境”與“外飛仙境”的修行者極多,隻不過大多隱入方外仙山,或者飛霞升舉;另一方則認為受道製約,修行中各種因素的作用,隻有極為少數的修行者能夠披荊斬棘,步入這等神奇的境界。
慧月的雙劍一直藏在袖中,僧人早就注意到,他隻是無法辨別這個女尼是不是練就了兩支劍元,拖到現在,眼看就要走出盛唐國疆域,容不得他過多的審慎,他終於出手了。
木魚聲悠悠傳來,仿佛一重一重的漣漪,那柄懸在空中的青龍劍再次激射而出。
劍在半空旋轉鳴嘯,劍身上凜冽的劍氣卻似一重高過一重的巨浪,儼然有翻江倒海般的力量。
慧月濃眉挑起,兩柄短劍驟然衝出,一上一下飛快迎上僧人的青龍劍。
“轟!”
一聲巨響,三柄劍在空中相遇,猛然出一團眩目的光亮。
接著鳴嘯聲緊急響起,慧月急催劍氣。受她意念掌控的那兩柄短劍忽若遊龍一般上下躥動,從左右兩處向著僧人的青龍劍連連猛擊。
青龍劍受到衝擊,劍身忽然翻轉,隨著僧人木魚聲的急促,越轉越快,再到後來隻剩下一片金光,卻是根本無法看清三柄劍的影子。
無涯無際的金光在三柄爭鬥不休的劍身上傳開,就像神用巨錘猛擊太陽而掉落的的金屑。
公主凝神望向高空,深邃的眼眸深處第一次流露出震驚的情緒。
她輕輕道:“好強的劍意!”
卓藏鋒將長劍插入地上,握緊弓背,左手上拈著兩隻羽箭,望著僧人不斷敲擊木魚的雙臂,仔細觀察他兩肋下元氣的流轉的空檔。
一向難得開口公主殿下了這句話,讓他更加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