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秋風無秋雨也愁煞人(1 / 2)

或許是今日氣晴好,門房老張的心情看來不錯。否則他絕不會有這麼好的耐心。

上上下下打量著眼前的少年,眯眼瞧了很久,嘴角輕咧,露出一絲不可捉摸的意味。

“沒有官部文書,沒經過考核,也沒人舉薦,對太學院一無所知,你可真行!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以為這裏是老百姓的菜園子?”

“進入太學院的學生,哪個不是絕頂才?最低都對大唐有功。你有什麼?沒有尺寸功勞,沒有過人賦,憑什麼?”

“趕快走吧!若被祭酒大人見了少不了受到斥責!”

一番話得卓藏鋒無語應對。

一個門房的都這樣可惡的嘴臉!他提醒自己不要和這樣的人一般見識。

孟太虛倒是給自己灌輸過許多修行方麵的知識,但是對於太學院的那些臭規矩隻字未提。

如今看來,自家的東西要不會也就罷了,還莫名成了將軍府的“乘龍快婿”,引麻煩無數,現在又沒有資格進入太學院,身上更無多餘錢財,真是秋風,無秋雨,愁煞人。

按照門房的法,太學院入院試明年春舉行,此後還有這麼長時間,現在生活都成了問題,更別修行了。

在森嚴的長安城,總不能故技重施,讓人劈匣吧?況且匣子上附有的法力已被孟太虛消解,失去了保護,不知道還能不能堅硬如金?

昨日鮮兒的那番話,加上今日太學院門前的遭遇,雖然對方並未刻意流露出鄙視厭煩的態度,但他還是感到了一種屈辱,覺察到與對方身份上的差異。

直到走出太學院很遠,沿著護城河河堤漫無目的而行,遠望河中彩舫畫舟,江水悠悠,

他心情才稍微平靜一些。

秋風吹過,對麵走來一個和尚。

和尚背後背著一個裝經書的竹簍,上麵苫了一層防水的油紙,竹簍空隙處還插著一柄木劍。

他大概十四五歲,個子不是很高,竹簍都過他的腦袋,冒出一大截。他睜大眼睛,好奇地望著卓藏鋒。

卓藏鋒知道他是奇怪自己背後的木匣,這樣的目光已經見慣不驚了。

兩個年齡相仿的人同樣背著古怪的東西,然後再互相打量,互相感到好奇。

走出很遠,快要轉彎的時候,和尚身子已經隱在牆後麵,但是脖子還伸出老長朝這邊看。

卓藏鋒決定逗他一下。

“嗨!看什麼看?”

和尚嚇了一跳,極快把腦袋縮回去,隱在牆後,然後沒過多久又伸出腦袋向這般打量。接著他可能想著自己的舉止有損出家人形象,索性大方站了出來,嗬嗬而笑。

卓藏鋒看他站立的地方離鬧市區不遠,又見他竹筐上插桃木劍,忽然想起棲鳳山,想起自己的十支竹劍,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就朝他笑笑。

和尚想了想,跑到他跟前,問道:“你這背後的匣子做什麼用?”

卓藏鋒反問:“你不是也背著竹筐嗎?,前麵就是西市,莫非去賣紅薯?”

和尚搖頭,一本正經道:“僧推己,乃佛門子弟,豈可學凡人為生計奔忙?我的竹筐裝有佛經典籍,師父要時時苦讀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