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開示】
我提倡“三好運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如果大家都說好話,則時時耳根清淨;大家都做好事,你幫我,我助你,則彼此相親相愛;大家都存好心,則處處都有春風、有和平。
路行窄處,留一步與人
【智慧分享】
很多年前,佛光山普門中學有一個長得非常清秀的女學生,人稱“校花”。但也因美貌招來很多人的嫉妒,被許多同學惡意中傷,諷刺為“妖精”。一次,星雲大師應邀去該校為學生做開示,於是借機跟同學們講了“不要同歸於盡”的道理。
“你們說這位同學長得美麗不好,難道要我們學習裏的每位同學都是醜八怪,你們才歡喜嗎?”
【人生道場】
一個人的心裏不能隻有自己而沒有別人,那樣的話,別人的美麗、成功、財富、幸福,都將引起你內心的惶恐、嫉妒和中傷。這種惱己惱他的觀念,其實就是一種“同歸於盡”的心態。
星雲大師曾談到自己的親身經曆,說他在如願出家四十年後,與暌違幾十年的母親重逢,問及母親當年既然舍不得自己,為什麼還會同意他出家。白發蒼蒼的母親含淚答曰,“家鄉教育落後,留你在家,誤你一生,何必同歸於盡呢。”星雲大師聽後,心有所觸。
當我們無法繼續給他人更好的幫助時,不如“放人一步”,無論這個人是親人、路人,抑或是仇人,都不要抱有“同歸於盡”的心態。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爭,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喪命於敵人的刀劍之下。命運將兩個地位懸殊的人推到一起:一個是年輕的指揮官,一個是年老的炊事員。他們在奔逃中相遇,兩個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相同的路徑——沙漠。追兵止於沙漠的邊緣,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人會從那活著出去。
到處是金色的沙丘,在這茫茫的沙海中,沒有一個標誌性的東西,使人很難辨認方向。“跟我走吧。”老人果敢地說。指揮官跟在他的後麵。灼熱的陽光將沙子烤得如炙熱的煤炭一樣,喉嚨幹得幾乎要冒煙。他們沒有水,也沒有食物。老人說:“把馬殺了吧!”年輕人怔了怔,唉,要想活著也隻能如此了。他取下腰間的軍刀。
“現在,馬沒了,就請你背我走吧!”年輕人又一怔,心想,你有手有腳,為什麼要人背著走?這要求著實有點過分。但長期以來,他都處在深深的自責之中,老人此時要在沙漠中逃生,也完全是因為他當初戰鬥指揮失誤所致。此刻,他唯一的信念就是讓老人活下去,以彌補自己的罪過。就這樣,他們一步步地前行,在大漠上留下了一串深陷且綿延的腳印。
一天,兩天……十天。茫茫的沙漠好像無邊無際,到處是灼燒的沙礫,滿眼是彎曲的線條。白天,年輕人是一匹任勞任怨的駱駝;晚上,他又成了最體貼周到的仆從。然而,老人的要求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過分。他會將兩人每天總共的食物吃掉一大半,會將每天定量的馬血喝掉好幾口。年輕人從沒有怨言,他隻希望老人能活著走出沙漠。
他倆越來越虛弱,直到有一天,老人奄奄一息了,“你走吧,別管我了。”老人憤憤地說,“我不行了,還是你自己去逃生吧。”一絲苦笑浮上了老人的麵容,“說實話,這些天來難道你就沒有感到我在拖累你嗎?”隨後,老人解下了身上的一個布包,“拿去吧,裏麵有水,也有吃的,還有指南針,你朝東再走一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我們在這裏的時間實在太長了……”老人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