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咖啡的傳播旅程(1 / 3)

在咖啡風靡全球的今天,

咖啡已不單單是一種飲料,

其深厚的文化與發展背景讓其已經成為人類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從咖啡出現的第一天起,

它就在不斷啟發人類進行許多思考。

當你進入咖啡的神奇世界,

便會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有關它的一切。

數百年來,咖啡用一種最沉默的溫柔,孕育出最濃鬱的芳香,過濾出最典雅的氣質,營造出最優雅的格調。咖啡的發展曆史就是一部瑰麗的文化史詩:土耳其大兵讓咖啡傳入歐洲;維也納人把品嚐咖啡變成哲學、文學和心理學;巴黎人將咖啡喝成一種浪漫;在德國人的眼中,喝咖啡是一種思考的方式……但,咖啡的世界之旅,卻並非是一個“浪漫”的過程!

咖啡的傳說

關於人類最早發現咖啡的曆史沒有文字記載,留存於世的隻有各種各樣的傳說。但是大眾還是願意相信這些傳說,這也為人們喜愛喝咖啡提供了一種合理的解釋。雖然咖啡的實質作用來自於咖啡因,但既然古人為我們留下這麼多傳奇的故事,那我們有何理由不笑納呢?

牧羊人的故事

咖啡樹最早是在埃塞俄比亞的喀法(Kaffa)地區被發現的。公元17世紀,羅馬語言學家羅士德奈洛伊在他的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大約在公元6世紀時,埃塞俄比亞有一個叫“喀法”的小村莊,村子裏有一個叫卡爾蒂的小牧羊人。有一陣,卡爾蒂注意到他的羊群在吃了一種樹上掉下來的紅色漿果之後就變得活蹦亂跳,而且在很長時間內精力充沛,不肯回到羊圈。他把這件事告訴了當地的牧師。牧師們嚐試用這種漿果的核煮水喝,以保持精神抖擻,能夠日夜不停地禱告。後來,武士們也開始飲用這種水,讓自己在戰場上保持長時間的戰鬥能力和充沛的體力。

正是由於咖啡的這種神奇作用深深吸引著人們,才使得它現在成為了風靡世界、最受人歡迎的一種飲料。

阿拉伯酋長的故事

1258年,阿拉伯酋長雪克歐瑪爾因犯罪而被族人驅逐出境,當他流浪到瓦薩巴時,已經筋疲力盡,饑腸轆轆,實在走不動了。

當他坐在樹下休息時,看到一隻小鳥飛來,啄食了枝頭上的果實,然後就歡快地上躥下跳,還扯開喉嚨歌唱。酋長從未聽過如此美妙的鳥鳴聲,都有點沉醉了。

他發現小鳥吃了樹上的果實後,不但沒有被毒死,反而精力更充沛了,好奇之餘,就摘了一些下來,放入鍋中加水煮。煮過的水竟散發出濃鬱的香味,飲用起來味道奇佳,饑餓感頓時去了大半,疲憊的身心也為之一振。於是他摘下許多這種神奇的果實,凡是遇到病人便熬成湯給他們喝。由於他四處行善,而且效果顯著,最後聲名遠播,連族人都知道了他的事跡,於是原諒了他的罪行,讓他回到故鄉摩卡,並推崇他為“聖者”。

他的這一發現最終為全世界的人們帶來了美好的咖啡享受。

法國海軍軍官的故事

在1720年~1723年,法國海軍軍官加布裏·埃爾·馬提厄·德·克利奉命到馬提尼克島(Matinique)駐紮。在離開巴黎去上任之前,他設法得到了一些咖啡樹苗,決定把它帶到馬提尼克島去。他把樹苗精心保存在甲板上一個帶孔的玻璃箱內。玻璃箱不但能夠防止海水衝濺到咖啡樹苗上,而且還起到保溫的作用。根據德·克利的日記記載,他所乘坐的船多次遭遇到海盜和暴風雨的襲擊。船上還有一個人因為嫉妒他而企圖破壞他的咖啡樹苗,在一次爭鬥中甚至折斷一根枝條。最後還因為船隻擱淺,淡水不足,他隻得用自己僅有的一點飲用水來澆灌咖啡樹苗。在經曆無數的磨難之後,德·克利終於成功地保護了這幾棵咖啡樹苗。

德·克利最終安全抵達馬提尼克島。他把咖啡樹種了下來,還在樹的周圍種上荊棘灌木,並派人日夜看護。小樹最後終於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並於1726年獲得首次豐收。據說到了1777年,在馬提尼克島已約有188萬棵咖啡樹。有些咖啡還被運往海地、聖多明戈和瓜德羅普。不過,德·克利沒能活著看到這一成就,1724年11月30日,他在巴黎逝世。他的有生之年並不富有,但很受人敬仰。1918年,人們在馬提尼克島的福特(Fort)植物園建了一座紀念碑來紀念他。

實際上除了加布裏·埃爾·馬提厄·德·克利上校,還有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把咖啡樹苗或咖啡樹種傳播到了全世界適合種植咖啡的地方。其中除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使之外,也有一些是被流放的人為了獲得政府對自己的赦免而選擇做這件事。當然,其結果都是為本國政府贏得了更大的經濟利益。

咖啡的傳播對後來咖啡種植的普及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咖啡種植業甚至成為了某些地區和國家的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畢竟喝咖啡的人很多,對咖啡的需求量很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咖啡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隻要是好的咖啡,就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因此眾多貿易公司一直在世界各地尋找優質咖啡。

發源於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的“喀法”,過去隻是一個小村子,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地區。該地區就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咖啡的地方。很多地方的咖啡樹都是從這裏輾轉移植過去的。

現在,該地區仍然有五千多種咖啡樹種,其中絕大多數還不被世人所了解。好在這些咖啡樹品種都被埃塞俄比亞政府保護起來了。將來還有更多咖啡樹種被發現,世界上會產生更多的咖啡品種。

了解埃塞俄比亞地理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由許多高山組成的國家。兩個站在不同山頭的人距離近得完全可以麵對麵說話,但是如果要走到一起則需要步行數十千米的距離。這種地域完全不適合人工種植咖啡,所以到現在為止,該國的咖啡大多是野生的。這些天然咖啡一直口碑不錯,賣相也很好。2005年,由於埃塞俄比亞喀法地區的咖啡豆品質相當不錯,該地區當年所產的全部咖啡豆被一家德國公司收購了。當地一位咖啡農因此非常興奮,煮了很多咖啡請他的鄰人來喝,之後還盛了一些咖啡給他的牛喝。可見那裏的生活是多麼與世無爭,悠閑自在。

傳入阿拉伯半島

公元525年,埃塞俄比亞人入侵阿拉伯半島的南端,並統治也門達半個世紀之久。咖啡也因此傳入了也門。

在這以後漫長的幾個世紀中,咖啡在阿拉伯半島一直作為伊斯蘭教徒提神醒腦、補充精力或是具有特殊療效的醫治疾病的藥飲。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非常強盛,甚至將其擴張目標指向了歐洲。由於對咖啡的大量需求,同時為了提高咖啡的品質,該地區最早開始了人工種植咖啡樹。後來,人們製作咖啡的技術也日趨完善。在15世紀前後,咖啡已作為一種大眾飲料在普通人中廣為傳播。咖啡在阿拉伯半島成為大眾喜歡的飲品後,被去往聖地麥加朝聖的伊斯蘭教徒們帶回家鄉,開始在阿拉伯國家迅速傳播,並被陸續傳播到了土耳其和波斯等地區,廣受當地人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