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知道路,隻能一邊走一邊問人,摸索的時間也多了,在夏朝境內她竟走了整整五日,換了能認路的人,不到三日就能到達關外。
越是靠近邊關越能感受到戰事在靠近,所有人臉上都是一副凝重的神色,尤其是守門的官兵。
鳳九卿和寧太後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張貼告示緝拿她,守城的士兵並不認得她就是從前的九公主,隻找了個隨意的借口便出了城門,徹底遠離了夏朝。
進入東周境內也不覺得東周國與夏朝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大家穿著大體來說也差不多,語言更是一樣,就連飲食方麵也是大同小異。
沿路問人打聽皇城的方向,就這樣又走了整整五日,才到達皇城城外。
奇怪的是這一路走來,竟然連半個毛賊也沒遇到過,也不知道她運氣這麼好,還是這時候大家都忙著儲備糧食衣物,沒人舍得花功夫到道上搶劫?
不過,話說回來,越是戰亂的時候盜賊越是猖狂,一路上怎麼會如此平靜?平靜得就像是有人在前頭為她開了路一半。
不管怎麼樣,總是安全走到這個地方來了。
抬頭望去,隻見城門上寫著氣勢磅礴的“東周城”三個大字,站在城門外,隻見無數的士兵守衛在城門兩側,上頭的城樓之上還有不少士兵在巡邏,整個東周城守衛既嚴謹又深寒,可以想象她要進城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璿在城門外站了好一會,仔細觀察著進出的人,很快就發現進城的人居然有一半被擋了回來,不許進去,皇城裏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端,把守竟嚴格成這般,竟說要通行令。
多少人在城外無奈地哭泣,連家都回不來,有些人離家太久,而那通行令又是這幾日才頒發下去的,他們這會連城都進不了,如何回家?
有些人花了銀子命人送了消息回去,讓家人幫忙弄張通行令來,才勉強回到家中。
有些人沒有辦法,隻能在外頭徘徊卻又不願散去。
家就在城門裏,若是散去了,能去哪裏?
這下若璿真的頭都大了,她到哪裏搞一張通行令?
皇城守得這麼嚴,隻怕和皇宮起了鬥爭有莫大的關係,這一路以來她也探聽了一些消息,皇族裏如今分了三大派,四皇子皇甫燁一派,太子一派,第三派便是當今聖上。
因為邊關那邊告急,知道夏朝有意想要對他們開戰,皇城內前些日子還演練著特別激烈的鬥爭,這些日子以來才稍微平靜了些。
如今他們團結一致,把所有箭頭都對準夏朝再說。
若是夏朝把東周給滅了,他們鬥來鬥去還有什麼意義?到時候隻會全成為亡國奴,皇族的人也也一定會被夏朝的人追殺。
大家都說東周的士兵與他國的士兵不一樣,他們氣勢如虹,哪怕人數不多可卻常常能以少勝多,而那些執政的人,大抵也都是一樣。
內憂可以先不解決,外患卻一定要先除去,哪怕背地裏大家都有著小動作互相對抗,但至少表麵上還能各司其職,先熬過這場戰爭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