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米聽了邱永崢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定在自己的思味齋,附近的街道上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鋪子。
兩個店離得近一點,萬一有什麼事情,傲峰他們也會第一時間知道。
小婷開店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了。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徐小米就說出了,等過了中秋節,也就是她和邱永崢成親的日子,就讓徐小婷去京城開布藝坊。
周雨晴聽了,拿著筷子的手一抖。心裏一片失落。
徐小米看見了,對她說:“娘!京城王孫多,小婷去了可以多了解一些人間冷暖,讓她去經曆一下也沒事,您不用擔心。
那邊有傲峰他們在,我會交代他們多照顧些的。還有,我再陪養兩個武功好的人,去陪著她!到時候您不放心可以一起去。”
周雨晴聽了徐小米的話,紅著眼睛說道:“孩子啊!你不懂娘的心,她不是你,她從小就在這大青山長大,除了去年,她還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呢!
我是怕她,一個人在外麵不會照顧自己,她是我們家最小的,你平時又那麼寵著她,我隻是怕她吃不了苦。”
“娘,你說什麼呢?姐姐說得對,我想去京城,我不想老是呆在大青山,徐家村。我要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要不然,等到老了才知道自己什麼也沒見過,是個地道的土包子。
更重要的是,我也馬上十三了,我不想成天去應付那些媒婆。”
徐二強看著兩個女兒,沉重的說道:“真的決定啦?一定要去,京城?”
徐小米看著父親眼睛裏閃動著淚花,心裏肯定有很多的不舍。
徐小米對父親說道:“爹,您要是想去可以和娘還有外公外婆,一起去京城,反正那邊我們有生意,我一年也有好幾個月都在哪裏。
這邊有青峰他們,田地都不用你們操心的。”
徐小婷到京城去了,徐小米去京城的時間肯定要多一些,不過,她的根基在這大青山裏,這徐家村她是永遠都不會不回來的。
時間過得真快,眼看著那金黃的麥穗又該收割了,今年算得上是風調雨順,麥穗很大很飽滿。
徐小米扶著剛剛從酒桶裏出來的邱永崢,走在大清河邊的堤岸上。看著那大清河裏的水清澈且湍急。
河邊上的幾座石灰窯的煙窗上,正在冒著濃煙。那是長工們正在燒石灰。
一陣風吹看,隻聽見身後的麥穗,被風吹得嘩嘩作響。
邱永崢慢慢轉過身來,看著那一浪浪翻滾的麥浪,說:“米妹!你看又豐收了!今年的年景真好,這麥穗都比去年的大吧?”
徐小米聽他這樣說,也看著那些翻滾得正歡的麥浪,會心一笑說:“那有啊?我記得去年也是這麼大的,隻是你去年沒來看罷了。”
徐小米看出了邱永崢的心思,知道他是想說,他在位期間,老天都不作美,一年裏不是旱災,就水災!
他是在怪自己坐在那個位置上,害得百姓都跟著他受苦。
其實,這自然災害誰能說得清楚呢?旱災又不是隻有他當皇帝才發生的,他又何必自責呢?
隻是,徐小米看他沒有說出來,她也就沒有提。她在前世的世界裏,不也經常聽新聞裏說:這裏遭雪災,那裏遭旱災了,哪裏又遭洪澇了,這些都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
邱永崢現在可以小跑了,可是,徐小米不讓他跑,說再養半個月,讓於之墨再給複查一下,再來加強鍛煉。
轉眼,麥收了!青峰早在前兩天就把磚窯和石灰窯都停了,包括磨坊。
他們這裏的磨坊,這周圍的村民來磨麵碾米的,還是挺多的,農忙時,就暫停。等到農忙過了,又重新開始。
周隱在收割的前兩天,也停止了釀酒的活計,把所有人都集中起來,曬麥子。
徐小米家裏人手多,又有脫粒機,雖然田多,也還是四五天就收完了。
邱永崢很想去看看收了多少麥子,徐小米把手裏的活兒放下,就扶著他走到了曬場,他們看到那麼大一片黃燦燦的麥粒,心裏都一陣激動。
徐小米心想:要是當年徐老漢家,一年能收這三分之一的麥子,王氏也不會把孫女偷偷的賣了吧?
唉!要是王氏不賣掉真正的徐小米,又那有今天的自己呢?
這,或許就是命吧?
邱永崢看著那滿地的麥子,心裏想著:當年,軍中斷糧三天,車越國的人又隨時去定州城騷擾,要不是米妹及時趕到,隻怕自己早就不在這個世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