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子微笑著回答:“一分錢也不用付。我媽媽教導我,施與愛心,不圖回報。”男孩說:“那麼,就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吧!”說完,男孩就離開了這戶人家。此時的他不僅渾身是勁,而且更加相信上帝和整個人類。本來,他都打算放棄了。
數年之後,那位女子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醫生對此束手無策。最後,她被轉到大城市醫治,由專家會診治療。當年的小男孩已成為大名鼎鼎的霍華德·凱利醫生,也參加了醫療方案的製訂。當他聽到病人來自那個城鎮的名字時,一個奇怪的念頭霎時間閃過他的腦際。他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
身穿手術服的凱利醫生來到病房,一眼就認出了恩人。回到會診室後,他決心一定要竭盡所能來治好她的病。從那天起,他就特別關照這個對自己有恩的病人。
經過艱苦的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藥費通知單送到他那裏,他看了一下,便在通知單的旁邊簽了字。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她的病房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讓她用整個餘生來償還。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讀了出來:
“醫藥費已付:一杯牛奶。
(簽名)霍華德·凱利醫生”
喜悅的淚水溢出了她的眼睛,她默默地祈禱著:“謝謝你,上帝,你的愛已通過人類的心靈和雙手傳播了。”
【點亮心燈】
不要吝嗇我們的愛心。愛自己,也愛別人,才能體現出生命的最大價值。這些來自於正確思想的巨大力量可以鞏固和完善我們的優良品格。懂得這一人生秘密的人抓住了通行於世界的根本原則,能夠認識到世間事物的美好與真實性,並過上一種真實的生活。
要學會敞開心扉愛他人,讓施與心就像玫瑰花一樣散發芬芳。當關愛的思想治愈疾病、為創傷止痛的時候,當那些與此相反的心態帶來痛苦、鬱悶和孤獨的時候,我們就真正領悟到了博愛的真諦。
小男孩的願望
愛是理解的別名。
——泰戈爾
有一年聖誕節,貝特的哥哥送給他一輛新車作為聖誕節禮物。聖誕節的前一天,貝特從他的辦公室出來時,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觸摸它,滿臉羨慕的神情。
看到貝特走過來,小男孩抬起頭問道:“先生,這是你的車嗎?”“是啊,”貝特說,“我哥哥給我的聖誕節禮物。”
小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是你哥哥給你的,而你不用花一分錢?”
貝特點點頭。小男孩說:“哇!我希望……”
貝特認為小男孩要說的是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個這樣的哥哥。但小男孩說出的卻是:“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貝特感動地看著這個男孩,然後問道:“要不要坐我的新車去兜風?”
小男孩驚喜萬分地答應了。逛了一會兒之後,小男孩轉身向貝特說:“先生,能不能麻煩你把車開到我家前麵?”貝特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輛大而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麵前是很神氣的事。但他又想錯了。
“麻煩你停在前麵的台階那裏,等我一下好嗎?”小男孩跳下車,快步跑上台階,進入屋內。不一會兒他出來了,並帶著一個比他還小的小男孩。小男孩因患小兒麻痹症而跛著一隻腳。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邊的台階上,緊靠著坐下,然後指著貝特的車子說:“看見了嗎,就像我在樓上跟你說的一樣,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聖誕禮物,他不用花一分錢!將來有一天我也要送給你一輛一模一樣的車子,這樣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講的櫥窗裏那些好看的聖誕禮物了。”
貝特的眼睛濕潤了,他走下車子,將小弟弟抱到車子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裏閃著喜悅的光芒,也爬了上來。於是三人開始了一次令人難忘的假日之旅。
在這個聖誕節,貝特明白了一個道理:給予比接受更令人快樂。
【點亮心燈】
給予比接受更令人快樂。喜歡幫助別人的人,會從受助者的快樂中找到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