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得悉(1 / 3)

異地星

自從下大亂、群雄並起,似乎隻是一夜之間,神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華,陷入一場場變亂當中。

作為下的中心,中土的核心,神都是各方勢力必爭之地,朝堂、江湖、沙場……明裏暗裏各種爭鬥,仿佛一個大舞台,上演一幕幕悲喜劇,各方你方唱罷我登場。神都最終沒有逃過刀兵之災,而且還不止一次,各方勢力的軍隊角逐廝殺,神都也成為賊兵肆意燒殺劫掠的所在,又有一些人趁火打劫,幾場大火燒毀了神都將近三分之一的建築,一些原本的權貴之家遭到滅門之禍,不少普通百姓也死於非命,不得已拖家帶口逃出神都,遠走他鄉避禍,隻是整個中土陷入戰亂,不知多少人死在逃亡的路上。

自從周國公入主神都,神都的百姓總算可以過上安穩一些的日子,經過一段時間,神都也恢複了一些往日的繁華,街上人流多了不少,來來往往,商販的叫賣聲再次響起,勾欄瓦舍也再次興旺。人們似乎也忘記了不久之前的驚惶恐懼,隻有一些燒毀房屋遺留的遺跡,述著一場場災禍慘劇。

這一日,神都一下子熱鬧起來,帶了一些喜慶的氣氛,街道都被打掃清理了一通,許多店鋪都是張燈結彩,街道上一隊隊精神抖擻的兵士巡邏,維持治安。

神都東側一向是權貴的府邸所在,平日裏算是較為清靜的區域,此時,寬闊的東大街上卻出現了擁堵場麵,隻見華貴的車馬一輛連著一輛,真正的車水馬龍,每一輛周圍都有不少仆從侍衛,隊列緩慢向前移動,沒有人喧嘩,但是人多馬,一些人聲話,夾雜馬匹的響鼻聲、踏步聲,彙聚在一起,一片喧囂。

隊列的盡頭是一座規模頗大的府第,大門匾額上書“周國公府”四個大字,門房高呼一個個官位名號,“某某大人,前來賀壽!”原來今日是周國公的大壽。

周國公作為當今下最強的勢力的掌權者,位高權重,雖擁立了一位皇子登基,但是,任誰都清楚那年幼的皇子不過是傀儡,周國公遲早得上位,這一點大家心照不宣。時至今日,周國公已經占據了中土七成的疆域,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並且周國公收納了原本大夏不少官員、武將,對於大夏的舊臣,周國公表現得十分寬厚,豪門大族紛紛投效,按照慣例來,有了這些豪門大族的支持,周國公的基業也就穩如泰山,是以,被許多人看好,有望一統下,建立新朝。

周國公大壽自然不會與普通壽宴一般也就是吃吃喝喝,更多地帶著政治意味,如今下許多勢力處於觀望狀態,這些勢力肯定是沒機會爭霸下,隻等尋一個合適的勢力投靠,周國公趁機展現實力和態度,然後就看其他勢力的態度和選擇。

下稍微有些權勢的人都親自或者派人前來賀壽,豪門大族、江湖宗派、地方豪強、名士隱士……可以,彙聚了當今下最出色的一些人物,即便是敵對的勢力也派來使者,不論是真的賀壽還是隻是來打探周國公的底細,總之,這一次壽宴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

此次壽宴也成為各方人物交際的場所,因為戰亂分離的至交好友相逢,述各自的經曆,一些戰場上的仇敵,也在一起談笑風生,不少人都是懷著目的而來,打探消息,觀看風向,還是直接投靠周國公,不一而足。

基本上,賓客們還是各有各的圈子,武將喜歡與武將在一起,文士喜歡與文士在一起,豪門大族的聚在一起,忠於大夏的老派的官員又是一路,還有一些賓客遊走,插入一些圈子中。

許多人其實彼此並不認識,但是,亂世出英雄,一些人站在人堆裏絲毫不起眼,但是隻要出名字,其中不少都是名動下的人物。不過,這樣的人物實在太多,各人的心思性格不同,表現也自不同,有低調行事的,暗中觀察他人,也有四處結交,大聲高談闊論的,或是大聲談笑,或是竊竊私語,即便是這個場合不宜談論公事和一些恩怨,不過,話語中暗含一些機鋒,彼此試探一下也屬尋常。

周國公府的正堂一片喜慶,壽宴的主角周國公穿了一身喜慶的紅袍高坐,外來的賓客逐一上前拜壽。

聽著各種賀壽的話語,周國公一一回複,言辭謙虛得體,滿麵笑容,他今日心情極好,倒也不全是因為大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剛解決了一件關乎生死的大事——北涼入侵。

就在前些日子,北涼的軍隊,一夜之間就攻破了一處守衛中土的重要關隘,周國公當時可是嚇了一大跳,可以是心驚肉跳,雖他已經占據了中土大部分疆域,取得了相當的優勢,但是,連番的征戰,也幾乎耗盡了戰爭的潛力,接下來隻要休養生息,積累實力,以待來日爭雄下,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了這麼大的簍子,北涼大軍眼看要揮軍而下,周國公不得不調兵抵禦,隻是這樣一來,他的軍力被拖住,對於其他敵對勢力也沒了優勢,還隨時可能被反咬一口。

大好局麵一下變成生死存亡的危急情況,周國公一下憂鬱成疾,臥床不起,好在他手下能人不少,尤其是幾名謀士都是當世一等一的人物,謀士們獻了一條妙計,不廢一兵一卒就解決了北涼入侵的威脅。

這個法子卻是利用北涼的一個隱患,要知道,北涼的一些大臣皇親國戚,並不滿意蕭太後一個女人掌控北涼的大權,北涼蕭氏原本也是中土大族,是以,這些北涼的皇親國戚一直要求皇帝親政。還有一點就是,北涼皇帝與蕭太後不同,大約是從受到中土的一些老師的教導,北涼皇帝對於中土文化喜愛,據還研習一些宗門的學術,招攬了一些中土的文士做幕僚。對於中土的態度,北涼皇帝與蕭太後也是大相徑庭,並不讚同蕭雷武力入侵中土。

鑒於這兩點,周國公向北涼派出了一些使者,有明的也有暗的,明裏派人拜見北涼皇帝,暗地裏四處活動,散布流言,收買一些北涼權貴,總之想方設法將北涼皇帝和蕭太後矛盾挑起,如今,北涼朝堂陷入了年青皇帝與蕭太後的爭端中,雙方僵持不下,北涼軍隊暫時是無法入關。

如此,周國公才算是鬆了一口氣,沒有了北涼的威脅,他才有餘力可以繼續收複中土,與其他勢力爭雄下。

“祝國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是以,當輪到6謙、徐長卿等為的一幹謀士賀壽,幾人剛剛躬身,周國公連忙從座位上起身,連呼:“諸位先生快快請起!”親自一一攙扶,親近喜愛之情溢於言表,“諸位先生大才,沒有諸位先生,哪有我的今日?日後還望諸位先生多多教誨才是。”

“國公不必如此,國公寬厚仁德,輔助國公乃是我等榮幸,若無國公,我等哪有機會一展胸中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