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法則36 學會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2)(2 / 3)

在人們議論的時候,歌唱家隻是在聽,並沒有表示什麼。等人們把話說完,她才緩緩地說:“我首先要謝謝大家對我和我的家人的讚美,我希望在這些方麵能夠和你們共享快樂。但是,你們看到的隻是一麵,還有另外的一個方麵沒有看到。那就是你們誇獎的活潑可愛、臉上總帶著微笑的這個小男孩,其實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而且,在我的家裏他還有一個姐姐,是需要長年關在裝有鐵窗房間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歌唱家的一席話使人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

這時,歌唱家又心平氣和地對人們說:“這一切說明什麼呢?恐怕隻能說明一個道理:上帝是公平的。那就是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

上帝究竟是不是公平的?有些人窮其一生都在質問這個問題,他們埋怨著生活對自己的不公,慨歎著自己生不逢時,慨歎著生活的不公正。這一生就在怨天尤人中蹉跎而過。其實,不管生活對你是不是公正的,你都別無選擇地要麵對它,不管生活給你的是什麼,你都有權利打破它,你不能控製生活,但是你能夠和它鬥爭。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人都認為公平合理是生活中應有的現象。我們經常聽人說:“這不公平!”或者“因為我沒有那樣做,你也沒有權利那樣做。”我們整天要求公平合理,每當發現公平不存在時,心裏便不高興。應當說,要求公平並不是錯誤的心理,但是,如果因為不能獲得公平,就產生一種消極的情緒,這個問題就要注意了。

實際上絕對的公平並不存在,你尋找絕對公平就如同尋找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一樣,是永遠也找不到的。這個世界不是根據公平的原則而創造的。譬如,鳥吃蟲子,對蟲子來說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蒼蠅,對蒼蠅來說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隻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這個世界並沒有公平。颶風、海嘯、地震等都是不公平的。公平是神話中的概念。人們每天都過著不公平的生活,快樂或不快樂,是與公平無關的。

這並不是人類的悲哀,隻是一種真實情況。

我們在生活中受到要求公平的心理影響,當公平沒有出現時,我們會感到憤怒、憂慮。但是,過去不曾有過絕對的公平合理,今後也不會有。

文明社會一再呼籲公平,政客們在他們的競選演說中屢次提到這兩個字。譬如,“我們對任何人都要一視同仁”。盡管如此,不公平的現象依然存在,在我們的社會裏,貧窮、戰爭、疾病、犯罪、吸毒,等等不平等的現象不是此起彼伏嗎?

生活不總是公平的。這著實讓人不愉快,但卻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真實處境。我們許多人所犯的一個錯誤便是為了自己或為他人感到遺憾,認為生活應該是公平的,或者終有一天會公平。其實不然,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

承認生活中充滿著不公平這一事實的一個好處便是它激勵我們去盡己所能,而不再自我傷感。我們知道讓每件事情完美並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們自己對生活的挑戰。承認這一事實也會讓我們不再為他人遺憾。每個人在成長、麵對現實、做種種決定的過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和難題,每個人都有感到成了犧牲品或遭到不公正對待的時候。承認生活並不總是公平這一事實並不意味我們不必盡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變整個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們應該這樣做。當我們沒有意識到或不承認生活並不公平時,我們往往憐憫他人也憐憫自己,而憐憫是一種於事無補的失敗主義的情緒,它隻能令人感覺比現在更糟。但當我們真正意識到生活並不公平時,我們會對他人也對自己懷有同情,而同情是一種由衷的情感,所到之處都會散發出充滿愛意的仁慈。當你發現自己在思考世界上的種種不公正時,可要提醒自己這一基本的事實。你或許會驚奇地發現它會將你從自我憐憫中拉出來,采取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