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左一營(1 / 2)

郢陽軍寨,死中逃生的韓全回營良久,心中仍難以平靜。

“崔亮那廝,太過辱我,吾先前還為汝舍死賣命,眼下不過一小敗,竟反生害我之心。汝不過宜州一小兒,如何於我雲州放肆逞威。”想到帳中自己的求饒之舉,韓全此時真是羞愧難當,後悔之極,回營後便對刺史崔亮破口大罵。

一旁的行軍主簿韓佟也是滿目陰沉,心中一片波瀾。有對刺史崔亮的怨恨,更有對自家主公搖尾討饒的羞恥。心有不滿之餘,語氣都有些生硬

“二少爺,今日大難逃生,全賴李校尉之功。是時崔亮那廝卻是已存殺意,若不是李校尉不避斧鑊,挺身而出,發勇武之威,獻忠義之軀,我等今日必遭刀兵加身矣。”

韓全聽得韓佟一言,感歎道“李校尉已救吾兩次矣,當大賞也。”

聽此話,李業上前道“職下出身微末,幸得大人信賴,出任校尉之職,已是不世之殊遇也。每念於此,業倍感恩德,日夜望效死力而報大人恩德於一二,值此於此,安敢稱功。”

見李業身正語直,不似虛偽做作,韓佟也忘了先前的不快,佩服道“李校尉美德善行,不居功自傲,不貪圖財貨,真仁義之輩也。”

郡尉韓全心中也是大加滿意,如此下屬,甚是難得。對於親信,自然不會吝嗇財物,當下便賞賜多許金銀並絲帛財貨。

議事畢,李業與主簿韓佟結伴走出大帳,韓佟對李業多有好感,且如今同為韓氏之人,親切道

“李校尉,先前陌縣之戰,我軍抽調各營精銳迎戰,使得如今大寨之中多有散兵。現在,吾有兩個選擇,望李校尉自行決擇。一者直接為你分配一個完整的精銳之營,如此其戰力雖佳,但裏麵頭目分明,上下之官皆有己勢,不易李校尉自行任免。二者,你可從散兵中自行選五千之眾,如此雖戰力不佳,卻可自設職屬,利於控軍。”

李業笑應,“吾雖不才,亦願從無到有,習練強之法,行控兵之道。但此,願選其二也。”

聽此,韓佟毫無驚疑,一臉泰然,好似早已知道似的,連連笑著允諾。

辭別韓佟,見眼下時日已晚,李業遂決定明日再擇軍整營,便自回自己大帳。

另一方麵,刺史崔亮回得大帳,問堂下心腹長史賈汜,“可探得韓全小兒身後之將為何人?”

賈汜拱手彎腰道“此子姓李名業,為雲州郢陽郡曲嶺縣人,先前為郢陽軍一普通戰卒,因陌縣之戰救得韓全一命,韓全收其為家臣,拜為手下校尉。”

“吾在帳中見其儀表堂堂,且威武之極,甚是駭人,可知此人武力如何?”

聽自家主公相問,賈汜歉道“據知此人自幼習武,甚有蠻力,從軍多日,為同縣軍卒第一人。但論具體武力驍勇,並不盡知,但見其威勢,當不得小覷。”

“賈長史太過高看於此子,量他一鄉野匹夫,安有曠世之勇?今日之威,虛張聲勢罷了。可笑如此草莽之徒,竟敢頂撞吾之威嚴,誑逞匹夫之勇,引頸自戮也。另外,如今韓氏小兒與吾已有間隙,不若趁眼下之戰,除去此子。”

“主公,我等遠從宜州而來,在雲州根基並不牢固。如今政局似乎安穩,不過是我等沒有觸碰雲州士族底線罷了,要知,雲州各郡軍政之權皆在本地士族手中,我等根本無法觸碰。如果主公與雲州北地士族反目,其必合力將主公趕出雲州之外也。”

“難不成讓某忍下這口氣不成?”

見崔亮吼聲中帶著慍怒,賈汜卻是一笑,“主公勿憂,眼下北代叛亂,正是主公徹掌雲州之機遇也。”

崔亮疑道“何來如此之說?”

“北代叛亂之前,主公若謀雲州任何一郡,必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引得整個雲州士族聯合反抗,主公之謀便會畏首畏尾,從而無疾而終。同時,主公內有朝堂族長司徒大人之持,外有宜州資源之助,雲州士族也不能奈主公如何。如此,兩方便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這也是主公任雲州刺史兩年卻不能徹底掌控雲州之由。而眼下北代叛亂,就是打破這一平衡的機會,主公可適機利用北代之手削弱雲州士族,如此神不知鬼不覺,待雲州士族覺醒之時,已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