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
作文紙翻飛的傳下,女生眼疾手快地搶下了自己的作文,又將頭探到旁邊的男生那,偵查“敵情”完畢後縮回了腦袋。
“前麵的時間,找個對手,幫你看作文,互相欣賞一下,還要批注。”虧她還是語文老師,說的話“簡潔”到了狗屁不通,幸虧我們“懂”你啊!
“看下你的嘛,nzj”那男生把臉湊過來,並且很識趣的主動奉上了自己的“大作”。女生很滿意的與他交換了。說實話剛才的一瞟,由於他的字跡太科幻,以至於她連標題都沒辨析清楚。
看了兩行,她就不由自主的笑了。“‘小蓮’,這名字也太沒創意了吧!”由於她知道這位同桌素有寫小說及詩詞的雅興(自然這也是由語文老師一手炒作的),所以她全以為這小蓮和他上次寫的那什麼“茉兒”都是他的人物。“是真的”他說。那小臉,哦不,大臉,都急的喲!“哦。”她一邊笑一邊敷衍了一聲,卻絲毫沒把這幾個字聽懂似的,繼續抱著看小說的心態看這個小蓮的故事。
題目是“不願醒來”,大致講了“我”童年的玩伴“小蓮”與“我”的真摯情感。可以看出,小蓮是喜歡跟在“我”身後,和“我”一起玩的小丫頭,是個連上廁所也不願不跟著的纏人小女生。可在她眼裏,“小蓮”是喜歡那個“我”的,即便她也並不認為那就是所謂的愛情,但她願意相信小蓮對這個“我”的依賴是有多真,就像她也有過很依賴的小朋友。
故事的後麵是“我”十年後回去見到“小蓮”,看到她的濃妝豔抹,頓感失望的情景。女生指著那一段,看著他,“嗯,就是那種,反正.....嗯......就是,你懂三”嗯,她懂,她也懂他不太會願意直接說出那個現實。於是,又埋頭下去看。
“你怎麼看笑了?我其實寫的時候,心情還買沉重的。”他見她一直掛著笑臉,不解的問。“哦,我沒笑啊,其實我也很感動,我理解你的。”可她任然在笑,女生還真難懂!
記得那個結尾是:
【她問我“你寫詩啊?就是賺很多錢的那種——詩人?
【嗯,但我寫也不是為了賺錢,想起了再寫。
【哦,那你為什麼寫詩?
【回憶一些美好的事。
【那你寫詩就是為了回憶過去啊.......
【她不會再懂我,我多願滯留在回憶中,不願醒來。
她也有感動,她驚訝於原來真有這麼言情的橋段發生。同時也驚訝於這個男生的感性。
可給她留下印象的還有另一個故事的細節:大概講了“我”一氣之下說“你不要再跟著我了行不行,真的好煩人呐!”可出於本性的“見不得女人掉眼淚”的善良,任然讓小蓮跟在了屁股後麵。可是,他心裏又確實不想,所以隻好躲在了桌子下麵不出來,直到媽媽來幼兒園接“我”。媽媽來了,教室裏隻剩小蓮,小蓮指著聳動的桌子,說:“阿姨,他在下麵。”然後是“我”很狼狽的被媽媽揪出來帶走了。
這個情節實在是太可愛了!“聳動”,真是生動形象啊,虧他想得出來!真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有文學修飾過呀。可不管怎樣,感動是給了她的,這就夠了,不是麼?
而那個女生寫的是“秋天了,我們去看樹”,記敘的是她與爸爸的故事。寫了與爸爸長久以來的隔閡,漸漸對爸爸失去了愛的勇氣。可後來爸爸在她陷入學業沼澤時努力開導她而感動了她讓她覺得原來爸爸一直都愛她的細膩感情。
情到深處,那女生寫了“爸爸,請你愛我。”“爸爸,我想我不愛你”“爸爸,我愛你”。
於是那個男生抿著嘴說:“哇!nzj,你太....open了吧,我愛你,你你你你....你都說得出口啊!”那女生好是尷尬,不過她一定不要臉紅,於是道“也就是寫寫,。誰會真說呀!”女生白了他一眼。是呀,這個年代的孩子有幾個會對父母說句“我愛你”的?
其實他也感動了的。記得她的結尾是這樣:
【雖然,和爸爸去看樹最終還是落了空,可是,“秋天了,我們去看樹”卻成了我與爸爸最美的約定。】
多純情的句子啊,他有感動流過。
那文章裏,她爸爸說的【“憂鬱的人要多吃巧克力”“妹妹啊,你這樣不行”】以及她寫到她聽到爸爸那樣喚她作妹妹的感言:【這樣的昵稱是爸爸從未用過的,甚至連小名都叫的少。聽他叫我“妹妹”時,仿佛一際暖流淌過心田,瞬間融化得隻餘下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