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吱吱呀呀的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了高陵太廟。莊嚴宏偉中卻不失古色古香,念昔隨著滄宣武下了馬車,行走了一小段路,便到了長河。
“真懷念這條小河,雖是人造的,可幼年時,我們經常在裏麵摸蝦苗,至今還記得那冷冰冰的河水。“
整條河麵約莫半丈寬,半環繞著太廟,蜿蜒曲折,河水才到一般男子的小腿處,並不深。隻是裏麵布滿各樣的鵝卵石,鵝卵石上有青苔,稍不注意便會崴腳。
念昔蹲下伸手碰了碰冰冷透骨的水,卻笑得開懷,“好冰。“
滄宣武似是想到了什麼,將她連同自己的鞋襪脫去,立於水中,穩聲道,“念昔,我們就順著這長河走到太廟前,就想小時候一般。“
玉足觸碰到水,念昔忍不住一哆嗦,齜牙道,“真冷。“滄宣武大手有力的扶著她,一步一步在光滑的鵝卵石上前行。
眾人趕到時,瞧見的便是一對紅衣帝後,相互攙扶著,在冰冷的河水中緩慢前行,一步一步,走得很慢。畫麵很靜謐美好,竟沒人舍得出聲打破。
念昔此刻是快樂的,悄聲在他身旁道,“如果可以,我希望這條長河能走一輩子,我們就這樣…..“
滄宣武點頭,高聲道,“自此,皇室滄家宗族,大婚除按儀式外,須新人赤腳扶手前行,淌過長河。往滄氏後人謹記,一路前行,同心同德,不忘初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領旨,跪地高呼道。
走到太廟前,早已有奴才準備好軟墊,供兩人墊腳。接著兩人整理衣著,又前往太廟祭祖,禱告上天,這大婚儀式才算圓滿結束。
清韻說到此處,靈月迫不及待道,“宣武帝和念昔皇後感情真好,那後來呢!“
後來…..
宣武帝與念昔皇後大婚半年,納妃一事的奏折早就遞了又遞。滄宣武將遮一摞的奏折丟到一口木箱子裏,批閱其他的奏折了。
念昔一身紅衣,青絲散披,說不出的天然靈動。伸手去大箱子裏攪和了一番,無奈的笑道,“這些奏折,裏麵內容是些什麼,是哪些大臣上的,我都能一五一十的背出來了。“
“攢夠了一箱子,也夠送去禦膳房給你做兩個小菜了。他們愛寫就讓他們寫,我不理會就是。“滄宣武道。
踢了踢箱子,念昔起身做到文案上,嚴肅道,“宣武,你已然到了拖不下去的地步。早在你稱帝的那刻,你我都清楚,這無可奈何的厚愛你躲不過,我也避不開。“
“念昔,在等等,等我們有了小太子,太子出生後再說吧。“滄宣武揉了揉眉心道。
滄漓宣武帝六年春初,念昔皇後有孕,九月後,誕下滄漓儲君太子滄籬笙,普天同慶,大赦天下。
同年太子滿月,後宮廣納妃嬪五十餘人,朝中有勢力族親之女,皆送入宮內,大到貴妃,小到美人。
滿宮的嬪妃眼巴巴的看著皇後抱著太子,而萬萬人之上的皇帝席間一直在逗弄小太子,嬪妃滿心的嫉妒也不敢多說一字,隻好幹巴巴的坐到宴席散去,就像架子上那一隻隻漂亮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