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成功困惑篇(4)(1 / 2)

失敗了,不要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尋找借口上。再美妙的借口對事情的改變又有什麼用呢?不如仔細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該怎樣去做。反過來說,麵對失敗,如果將下一步的工作做好,轉敗為勝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這樣一來,借口也就沒有意義了。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貫徹這種“沒有借口”的思想。

一位電腦工程師欣喜若狂地告訴他的同事,說他已經成功地發明了像人腦一般的超級電腦。

他的同事狐疑地望著他,問道:“你是說,你發明的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獨立地思考,有感情中樞,可以談戀愛,甚至於會開車到超市購物?”

電腦工程師靦腆地笑了笑:“也沒有你所說的那麼神奇啦……”

他的同事追問:“那麼,你的電腦能做些什麼?”

工程師興奮地說:“它能夠像人類一樣,每次當它自己出錯時,保證能在第一時間內,將過錯歸給另一部電腦。”

有了過錯,立即推給別人,是我們最常犯的毛病。

戴爾·卡耐基說過,敢於認錯的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你願意練習成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嗎?

真正偉大的人,並不在於從來不犯錯,而在於犯錯之後,能夠快速而清楚地立即承認過失。

承認錯誤絕非可恥或軟弱的行為;犯錯之後逃避責任,尋找借口,甚至嫁禍於他人,才是最卑劣的表現。

認錯並無法保證我們一定成功,但檢討卻可以。隻是要記住,檢討自己所犯的過錯,而不是檢討別人的。檢討錯誤,將獲得修正的方法與實際的經驗,而這些方法與經驗正是通往成功終點的道路上的護欄,憑著這些護欄,你可以安全且不偏不倚地到達目的地。

由此刻起,讓我們學會拒絕尋找借口;學會麵對挫敗,承擔責任;學會勇敢認錯,並且不去責怪任何人。

不尋找借口,就是永不放棄;不尋找借口,就是銳意進取……要成功,就要保持一顆積極、絕不輕易放棄的心,盡量發掘出周圍的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麵,從中尋求正麵的看法,讓自己能有向前走的力量。

勇敢地克服“借口症”

一位哲學家說道:“當我發現別人最醜陋的一麵正是我自己本性的反映時,我大為驚訝。”艾樂勃·赫巴德說:“為何人們用這麼多的時間製造借口以掩飾他們的弱點,並且故意愚弄自己?如果用在正確的用途上,這些時間足夠矯正這些弱點,那時便不需要借口了。”

然而,生活中因各種借口造成的消極心態,還是像瘟疫一樣毒害著我們的靈魂,並且互相感染和影響,極大地阻礙著人們正常潛能的發揮,使許多人喪失鬥誌,消極處世。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擅長尋找借口的人很少擅長做其他事情。”所以,我們怎樣才能減少借口呢?善於做事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到,你有一個自己給自己背上的大包袱。這個包袱就是一大堆借口。

假如你看到了為自己負責的必要性,你還會眼看著自己滑入那些陳舊的借口之中嗎?你要懂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勇敢地去探明這一切是怎麼回事,並麵對它們。

要拋棄那些陳舊的思維方式,而選擇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種種借口會在現實生活中紮下很深的根須,並且在有些時候所有的借口都會變成一種理直氣壯的理由。比如,你沒有能力騎自行車在一些時候是真實的理由,因為你確實太小了、太矮了或者技術太差。但是當這些理由永遠是你的理由的時候,那麼麻煩就跟著來了。“我屬於那種天生就不知道怎樣騎車的人。”你真的是這樣的嗎?你真的和其他人不一樣嗎?要記住,不管什麼時候,當你發現自己在尋找借口時,那都意味著你需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看看別人,再審視自己,難道我們不應找出自己身上失敗的原因,加以克服和改正嗎?為了更好地摒棄“借口症”帶來的不良影響,你可以自我檢討,也請別人幫你檢討。自己檢討是主觀的,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別人幫你檢討是客觀的,當然也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互相對照比較,差不多就可找出失敗的真正原因了,這些原因一定和你的個性、智慧、能力有關。你不必辯白,應該好好看待這些分析,誠實地加以麵對,並自我修正。

美國成功學家格蘭特納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有自己係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機會!讓我們改變對借口的態度,把尋找借口的時間和精力用到人生奮鬥上來。因為生活中沒有借口,人生中沒有借口,失敗沒有借口,成功也不屬於那些尋找借口的人!

關鍵詞感悟:借口

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抱怨,職責就是一切行動的準則。

不找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卻可以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無論你是誰,在生命中,無須任何借口,失敗了也罷,做錯了也罷,再妙的借口對於事情本身也沒有絲毫的意義。許多人生中的失敗,都是源於那些一直麻醉著我們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