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昂是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迅速擠身於法國50大億萬富翁之列。他不幸英年早逝。臨終前,他留下遺囑,將其財產中的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巴拉昂去世後,法國《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一份遺囑。遺囑中說:“我曾是一個窮人,去世時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在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內。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
遺囑刊出之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寫有答案的信件。絕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有了錢,就不再是窮人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一些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遇到好時機。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還有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答案,總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在48561封來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得到了獎金。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巴拉昂真的是一位慷慨的人!一般的成功人士在臨死前都希望給自己留下好名聲,決不會用“野心”這樣的秘訣來敗壞自己的“清譽”,因為對多數社會大眾來說,追求財富的野心無異於是“貪婪”的代名詞。而事實上,富人與窮人的本質區別正在於此,窮人以買房買車為成功標誌,而富人則將億萬資產視為事業的基礎;窮人將鈔票和珠寶當成財富,富人則更喜歡不斷升值的公司股票。巴拉昂“赤裸裸”地道出了貧富差距的本質,這對於夢想改變生存狀況的窮人來說,是真正的清醒劑和強心針。
富豪的話簡單有力,但不是每一個窮人都明白他的深意,也不是每個追求成功的人都懂得如何擁有野心。大多數人甚至連財富的本質、人生的意義都弄不清楚,在疏遠錢的同時疏遠了自己的理想;有人辛苦一生,節衣縮食,卻沒有實實在在地“賺”過一分錢,靠著埋頭苦幹“掙”來的錢養家糊口,既無法正確評估自己的價值,更談不上提升自己的價值。多數時候,人們賤賣了自己,其根本原因還得從自己身上找!
依靠清晰簡單的邏輯,利用平實直白的語言,《愛錢才會賺錢》為你深入解析產生這些“悲情”事實的根源,教你培養愛錢的野心和毅力。同時,透過發人深省的財富故事,觸手可及的生活案例,讓人了解“升級”自己財商財能的方法。最後,本書還總結出一套引爆思維的“賺錢方法論”,多種投資創業的捷徑和門路。虛實相濟,環環相套。
當您認真讀完此書,你就會明白:是什麼讓富人在成功後繼續瘋狂工作,是什麼讓他們不斷走向成功。你不再會有“四十歲前退休”、“喜獲彩票大獎”的懶漢理想,但你將會確信,自己離富貴並不太遠。
創立“心理創富學”的希爾博士曾掲示出5個賺錢的自我激勵的“黃金”步驟:
1.你要在心裏確定你所希望擁有的財富數字。
2.如果籠統地說“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是沒有用的。你必須確定你渴望得到的財富的具體數額。
3.實實在在地想好.你願意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和多大的代價去胃你所需要的錢.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的沃艇一個固定的日期。
4.一定要磁個日期之前把練望得到的蘭到手,沒有時間表,你的船永跡會擬定一個實現理想的可行性計劃‘並馬上執行,你要習慣行動’不能夠隻沉溺幹“空想”。
將以上4點清楚地寫下,不可以單靠記憶,一定要白紙黑字。不妨每天兩次地大聲朗誦寫下的計劃的內容。這五條黃金步驟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條和第三條,因為這兩條用數字給自己確定了完成財富任務的死命令。盡管人生無常,這樣看起來不實際,但不少成功人士確實在確定的日期內獲得了確定數額的巨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