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51年九月,幾經偵查宋朝動向,確定秦天德真心助自己滅宋後,在糧草兵馬準備齊全後,親率六十萬大軍,分兵四路攻打宋朝。
完顏亮統率的一路金軍主力選取宋朝淮南為進軍方向,由於年輕的宣撫使嶽雷與手下眾將不合,導致軍令不通,以至宋軍潰敗如潮,金兵輕鬆渡過淮河,進迫長江。
其餘三路金軍分別兵逼京西南路、淮南西路等地,西夏十萬兵馬入道金境,與一萬金兵彙合,兵出大散關,威逼宋朝川陝一帶,為完顏亮所率主力一句攻破臨安創造條件。
同時金工部尚書蘇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統製、完顏鄭家為副都統製,率水軍三萬、水手四萬、戰船600餘艘,自濱州蒲台沿北清河入海南下,企圖乘宋軍集兵守江,錢塘江口防衛空虛之機,以水軍實施奇襲,攻取臨安。
完顏亮的戰略意圖很明顯,不爭一城一地,不占寸土寸池,隻要一舉攻破宋朝都城臨安,徹底將宋朝滅亡!
苦心準備數年的淮南就這麼輕易被金人攻破,以及金國水軍朝著錢塘江口進發,這一切使得臨安城中的大宋朝廷變得慌亂不已。
朝會每日召開,而且幾乎每日都是大朝會。朝會上,各種意見層出不窮,有請求朝廷調派劉琦接任嶽雷的宣撫使一職,督帥江淮兵馬抵抗完顏亮大軍的;有請求趙昚遷都,前往南方的;有要求再派使臣麵見完顏亮,請求和談的;還有請求從後方調兵,嚴守錢塘江口的。。。
這些隻是明麵上的,還有部分大臣甚至與金人暗通曲款,表達忠心,希望將來能夠繼續在朝為官,成為金人的朝廷命官。
朝廷亂了,百姓自然就更亂了。
臨安城的百姓中,不少有錢人已經開始琢磨南逃,每日裏城中百姓無不麵帶憂色,更有那書院的書生士子有識之士,紛紛上書請命,願投筆從戎保衛家國。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質疑秦天德的。戒備多年的淮南為何麵對金人一觸即潰?節製京西南路與湖北路的宣撫使劉琦為何會在臨戰之前調回京城,賦閑至今?秦天德又為何將金人使節完顏宏達接入國師府中,派人保護其性命?
總之一切形式都變得對大宋不利,變得對秦天德不利。
然而就在完顏亮率軍抵達長江北岸,準備從采石磯渡江的時候,金國內部卻爆發了一場內亂。
奉命率軍剿滅契丹人移剌窩斡領導的牧民大起義的東都留守完顏雍,帶兵返回東都,斬殺了完顏雍任命的監視其的副留守高存福,擁兵自立,同時計劃攻打燕京。
完顏亮的後院起火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失去了領袖的主和派再度積極起來,認為可以以此事來跟完顏亮和談,但他們卻發現,朝中的所有大佬,包括左相趙鼎、樞密使胡銓、參政知事張浚史浩、六部尚書、翰林學士王君曉同時上書請奏,要求大宋北伐!
而趙昚也表態支持,以強硬的姿態向群臣展現出意欲揮師北伐的意向,甚至都提出要禦駕親征。
這個時候,秦天德所預料的金國內亂,已經完全可以肯定了,按照秦天德的說法,這不正是北伐的良機麼?
隻是如今秦天德以及其強硬的姿態回歸朝堂,再度北伐需要有他的同意,但秦天德並未同意,上至皇帝趙昚,下至各部尚書皆無意義,這不能不讓其餘大臣目瞪口呆。
不過秦天德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他針對金工部尚書蘇保衡率領的金國水軍,力保紹興九年南歸抗金義士李寶為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率水軍三千人,戰船120艘,由江陰入海北上,迎擊金軍舟師。
當他在朝中說出這番話後,眾人嘩然,就連高坐龍椅之上的趙昚都睜大了眼睛,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
金人來犯水軍七萬人,戰船六百艘,秦天德居然隻派李寶領兵三千,戰船一百二十艘出海迎敵。。。這李寶以前得罪過秦天德麼?
秦天德無視滿朝文武以及皇帝趙昚的一樣目光,看著奉旨入殿的李寶,輕聲問道:“李大人,你可有信心,全殲敵軍?”
三千對七萬,還要全殲?
滿朝文武看向秦天德的目光都開始變了。
李寶本就出身農家,重氣節,有膽略。在濮州聚眾抗金,失敗後,南下投奔嶽飛,奉命以河北路統領忠義軍馬名義,潛回山東聯絡抗金義軍。
聽到秦天德的問話,毫不思索的應道:“多謝官家信任,多謝國師信任,末將定不負所托,全殲金狗!”
他的話音落下,滿朝文武再度嘶聲一片,驚異的目光從秦天德身上移到了李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