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章 夏金之戰最後的戰爭開啟(2 / 2)

一是胡銓,作為樞密院最高長官,對軍事較為了解,他不認為憑借西夏區區十萬兵力能夠給金國帶去多大的困擾,哪怕西夏舉全國之兵大舉征金,恐怕也隻會落得個铩羽而歸。可是看到趙昚、趙鼎等人一個個神情激動的模樣,他現在實在不好開口多說什麼。

第二個是蔣芾,他升任參政知事的時間最晚,年紀輕資曆淺,隻是因為趙昚對他的青睞,因此在重大場合很少會先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他看來,金國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如今的金國不如十幾年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西夏內部本就問題重重,許多方麵都要依靠金人的支持。

說白了,西夏的經濟太過依賴金國,因此這一仗絕不可能久遠,不論勝負,西夏必定退兵!

“官家,現在恐怕不是北伐的好時機,西夏雖然對金用兵,但絕不可能持久,而且他們如今能夠獲勝,隻是因為金人沒有防備。一旦金人集結兵力,派大將統領,西夏必敗。

若是此時我們對金用兵,恐怕會引來金人怒火,到時候西夏人為了緩和與金國的緊張局勢,說不定還會助金人對我大宋開戰。

到那時這三年來我大宋的休養生息恐怕會毀於一旦,還請官家三思。”

趙昚對蔣芾的重視,一方麵是因為蔣芾的確有真才實學,關於邊境安全與軍隊建設的奏議也的確符合他的心意;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蔣芾與秦天德之間沒有半點關係,不想趙鼎胡銓這幫大臣,與秦天德關係密切。

此刻聽到蔣芾對他的決定提出異議,不由得心中不悅:“蔣卿家的意思是,我大宋今後都不能對金開戰,都無法收回祖宗留下來的基業麼?”

“臣不敢,臣絕無此意!”年輕的趙昚如今有了帝王的威嚴,蔣芾頓時跪倒在地,“臣隻是不希望百姓好容易得到的安泰局麵就此毀於戰火之中。”

“官家,蔣大人他絕非畏懼金人,隻是北伐之事事關重大,是否應當征詢國師大人意見?”胡銓終於按耐不住,也開口了。

他很清楚自己這句話會帶給秦天德怎樣的麻煩。秦天德與趙昚之間的關係愈發的惡劣,最近一年來秦天德以身體不適為由,已經很少上朝,似乎是要避開與趙昚之間的爭執,而他這麼一說,恐怕又會引起趙昚對秦天德的不快。

可是現在沒有辦法,他與蔣芾心中想法相似,都認為眼下不是對金用兵的最好時機,夏金之戰未必就是秦天德口中所說的金國內亂。

果然他的話音落下,趙昚的臉色更加的難看,眉頭緊皺,雙眼飄忽,似乎想到了什麼,一言不發。

選徳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中,在無人敢開口,就連蔣芾也一直跪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

約莫一炷香的工夫,趙昚的臉色恢複了正常,轉向胡銓:“朕倒是忘了,如今還是國師攝政輔國。像北伐此等大事,若是他不同意,哪怕朕再堅持,恐怕也無法成行,胡大人,是麼?”

一聲飄渺的“是麼”,驚出了胡銓一聲冷汗:“官家,臣絕非此意,隻是國師大人曾經斷定金國將會由內亂爆發,顯然是對金國內部有所了解。而且國師智計良多謀略無雙,必定能替官家出謀劃策,所以臣以為此等大事,應當征詢國師意見。。。”

“你還記得他的話就好!”趙昚怒哼一聲,“國師也曾說過,金人比由內亂,我大宋將會有個一個天賜的良機來北伐滅金,如今西夏攻金,難道不是他口中所說的良機麼?蔣卿家,你平身吧。”

蔣芾這才站了起來,無暇雙膝傳來的疼痛,心中卻是思緒翻飛。

他對秦天德的認識不太多,他入朝擢升參政知事的時候,秦天德已經開始淡出朝廷,隻是在外地任職時,聽說過秦天德的一些事跡。

他對秦天德沒有好惡之分,因為秦天德所做之事,有些他是支持的,有些是他不支持的,而且他的年紀和資曆,也無法對身為國師的秦天德做出任何評價。

入朝為官後,他發覺秦天德權柄不是一般的大,一個權臣,不但曾經架空皇帝,更是與朝中重臣關係良好,就像現在,北伐這麼大的事情,是否進行居然要取決於秦天德曾經的預言。

隨著趙昚的話,選徳殿內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但第三個例外之人,戶部尚書李瑜打破了這份沉默:“官家,諸位大人,如今的症結不久在於夏金之戰是否是國師當年預言的金國內亂麼?既然如此,將他召來問一問不就行了麼,何必在此爭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