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七死一逃(2 / 2)

因此凡是在淮陰待得時間較長的官吏,無不對秦天德敬佩有加,就連趙鼎張浚等人,麵對秦天德損害士大夫利益、目無君主不得已對付他的時候,也隻是想讓秦天德交出手中朝權,然後外放為官,從來沒有想過要將他置於死地。

但是今天,這場擂台比武的味道發生了改變。

從第一場開始,朱熹就能夠斷定了,因為宋人被殺,死在金人的暗器之下。

宋金之間的仇恨如今還沒有消散,幾年前金人在宋境橫行肆虐塗炭生靈的情境,還留在許多宋人的腦海中,因此圍觀的宋朝百姓除了大聲咒罵金人卑鄙,居然使用暗器外,就隻有替己方的比武選手加油,希望他能夠斬殺金人,報仇雪恨。

從第二場開始,基本上雙方的比武人選都攜帶了趁手的兵器,但是結果卻與以往截然不同,出現了一邊倒的場麵。

前八場比武,宋人全敗,陣亡七人,活下來的那一人本應參加第五場比武,但是被金人的狠戾所震懾,放棄了比武,在金人的恥笑聲中,在宋人的怒斥聲中,落荒而逃,隻留下被鮮血染紅的擂台。

如今是第九場比武,登上擂台的劍客叫做安尋夜,是淮陰縣內較為出名的一家武館的高徒,在九名參加比武的人選中,屬於中上。

由於此次比武按照安排,應當是以宋人的獲勝而告終,因此朱熹也沒有特意安排出場順序,隻想著到了第九場的時候就應當已經確定勝負了。

哪知道如今場麵居然發展到一邊倒的地步,雖然今日比武肯定是敗了,但安尋夜卻擔負起宋人榮譽的重要使命,總不能一場不勝被金人完勝了,那秦天德當年一力操持的宋金比武,還有什麼意義?

腳步已經有些淩亂的安尋夜也知道自己身上突然背負的使命,可對方實在是太強了。他的體力不錯,身形也算健壯,可跟對方比較起來就像是小雞仔似的。

對方不但力大無窮,而且手中又是兩把大斧。大斧是重兵器,若是硬碰安尋夜必定吃虧,可他想要通過遊走來耗費對方體力,卻發現對方的體力比他要好的多,而且他的輕身功夫也不是很好,隻是憑借手中利劍,以命換命的打發勉強與對方周旋。

雖然淮河南岸的百姓瘋狂的助威打氣,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敗局是遲早的,他今日恐怕也要交代在此地了。

秦天德到來的時候,圍觀百姓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河中的擂台之上,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他,而他也沒有登上高台,隻是讓人將他托到樹杈上,眯著眼睛關注著河中擂台上的情形。

“廷秀,怎麼會變成這樣?”秦天德隻看了幾眼,就發覺了異常,衝著樹下問道。

楊萬裏匆匆找了一處高一點的地方,踮著腳尖看了眼,然後快速跑回樹下,苦著臉搖了搖頭:“下官也不知道,大人不如問一問朱大人。”

“三兒、崔蒙,頭前開路,少爺我要上去看!”

秦天德不敢怠慢,因為他看出來擂台上比武的雙方完全是性命相搏,最關鍵的是那個使劍的宋人處於下風。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利用死亡來刺激百姓,宋人被殺他不願意看到,金人被殺他同樣不願意看到,因為他怕完顏亮因此而動怒,從而改變了擂台比武的性質。

但是當他在百姓的咒罵聲中走上高台後,他才發覺,擂台比武的變化,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因為他不知聽見一個人說及,之前比武的宋人全都被殺了。

“朱熹,發生什麼事了?”

在古代,直呼一個人的姓名是一件很沒有禮貌的事情,一般也就隻有長輩對晚輩的稱呼上,才能夠說得過去。

因此當朱熹聽到一個年輕的聲音叫自己名字的時候,本就心情大壞的他當即就騰然而起,可是看清來人後,臉上的憤怒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則是歡喜的神情:“姐夫,你怎麼來了?哦,對了,我差點忘了,今日你抵達淮陰。

哎呀不說這個了,姐夫,你快看看,現在該怎麼辦?”

秦天德帶出了陸遊、周必大、秦二,秦二帶出了朱熹、楊萬裏,在這樣的傳幫帶下,每個人都對秦天德充滿了信心,身上環繞著無數不可思議光環的秦天德,在這些人心中,仿佛成了不敗的代名詞,因此朱熹認定,秦天德一定能夠解決眼前的變故!

剛聽完了朱熹快速將生死狀以及參加比武的八個宋人七死一逃,突然間擂台上傳來一聲慘叫,緊接著高台兩側的百姓齊齊發出了大叫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