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一直以為秦天德會有什麼後招,耐心等待這秦天德的吩咐,哪知道最後等來了他的升遷,調回臨安升至臨安府尹。
對於秦天德來說,老哈和秦二都是他最重要的棋子,老哈等於重新擔負起秦二以前的重任,而秦二,則成為了他將來能否順利逃出臨安城的關鍵。
“對了,元晦怎麼樣,你認為他能接手淮陰麼?”秦天德又問道。
元晦是朱熹的字,雖然朱熹還不到弱冠之年,但當他步入仕途,成為淮陰縣丞後,家中便提早給他賜了字。
“元晦非常不錯。起初剛到淮陰時,顯得有些心高氣傲,不過經過一番打磨,而且親眼看到了淮陰的變化,聽到了縣中百姓對大人的交口稱讚,如今已經完全轉變了,他接任淮陰縣令一職,少爺盡可放心。”
從這番話中,秦天德聽出了秦二的變化。朱熹是朱淑真的堂弟,算起來也是自己的小舅子,可秦二提到朱熹時,直接平輩論交,稱呼其字,而且眼眉之間閃過一絲異樣。
秦天德想象的出,朱熹剛到淮陰的那段時間,秦二是怎麼將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秦二如今也成長了,當他與外人在一起時,身上都會流露出為官的架勢,隻有和秦天德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變回錢塘時的秦府下人秦二。
秦天德沒想過讓秦二一輩子都當自己的下人,他需要秦二幫他脫身,將來他離開之後,並沒有想過要將秦二帶走,所以他需要送秦二一場功名富貴。
“二子,你覺得廷秀如何?”秦天德又問起秦二對楊萬裏的看法。楊萬裏如今已經從淮陰主簿升為縣丞了。
秦二對楊萬裏的印象明顯好於朱熹:“少爺,恕小的冒昧,小的認為,楊大人其實比元晦更適合擔任淮陰縣令,甚至淮陰縣令都有些埋沒楊大人的才能了。
如果可以的話,小的倒是想替楊大人開口求情,求少爺將楊大人調回京城,就像周大人先前那般,擔任監察禦史,也能在朝中幫上少爺的忙。”
“二子,少爺我何嚐不知道廷秀之才,不過眼下卻不適合將他調回臨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適合。”秦天德無奈的搖了搖頭,然而下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二子,你跟少爺我說實話,你回來之前,廷秀是否跟你說過什麼?”
秦二臉上閃過一絲猶豫,麵對秦天德詢問的目光,終是一咬牙,開口說道:“少爺勿惱,小的回京之前,楊大人曾經跟小的密議。他說,他說,他說官家將來可能要對少爺不利,說少爺將來恐會有大難。
他還托小的找機會跟少爺說一聲,讓少爺盡快將朝政歸還官家,遲則恐生變數,會危急到少爺的性命。
還請少爺不要責怪楊大人,小的看得出,楊大人言辭之間,是一心替大人著想的,絕對沒有任何惡意。”
“嗬嗬。”秦天德笑著拍了拍秦二的肩膀,“二子,廷秀說的沒錯,少爺我的確是遇到了天大的麻煩,將來恐怕會有一場劫數,任何跟我關係親密的人,恐怕都難以避免。
可我還是在這個時候將你調回了經常,雖說將你升做四品府尹,不過卻令得你身處危險之中,你害怕麼?”
“少爺毋需試探小的,小的已經錯過一次,今生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對少爺的忠心絕不會改變!”秦二慌忙跪在了地上。
秦天德再次將他扶起,二人攜手走到一旁落座:“二子,如今已經貴為朝中四品,你的名字的確是難登大雅之堂,你可曾想過改名?”
“請少爺賜名!”秦二欠著身子一本正經的說道。
秦天德擺了擺手:“我可不想替你改名,也沒有資格這麼做。將來會有人賜你姓名,那人也會給你一場天大的造化,能否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秦二一愣神,思索了片刻立刻有些遲疑的說道:“少爺是說。。。官家?”
看到秦天德點頭不語,秦二再次站了起來:“少爺但請放心,小的晉升絕不會背叛少爺,哪怕是官家,小的也願意陪少爺一同麵對,萬死莫辭!”
秦天德一把攔住了又要下跪表忠心的秦二:“二子,我相信你,否則就不會把我的性命交付到你的手中了。實話告訴你吧,我力排眾議一意孤行將你擢升為臨安府尹,其實就是為了保證我將來能夠順利離開臨安。”
“有什麼需要小的做的,少爺盡管吩咐,小的絕無二話。縱使讓小的獻上這條小命,小的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好端端的說什麼死活!不過我的確有件事要你去做。。。”
“少爺請講。”
“我需要你,再背叛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