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戶部尚書的李瑜最關心的就是組建新軍所需消耗的開支,以及組建後作為日常維護的龐大開銷。雖然秦天德沒有明說這兩隻新軍的規模人數,但每隻最少也要萬人,兩萬人每個月的糧草軍餉,不是一筆小數目。
除此之外,這兩隻新軍是水軍,那麼就額外需要大量的戰船,戰船的訂製和平日的海上演練以及日常保養維護都要花錢。
宋朝的國庫空虛到了何種地步李瑜是再清楚不過了。早在秦檜掌權時就已經開始寅吃卯糧,等到秦天德掌權,國庫收支才略有好轉,尤其是秦天德自己貼補了四百萬兩白銀、大力推廣海外貿易,鼓勵商人出海經商,這才使得國庫收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將來可以預期。
可若是現在組建兩支新軍,還是水軍,那麼情況恐怕就會大不一樣了。所以若無特殊必要,李瑜堅決不讚成現在組建新軍。
“錢塘子,你可知道組建兩支水師需要耗費朝中多少錢銀麼!”
秦天德沒有理會李瑜的質疑,而是看向趙鼎範同等人:“你等怎會到來,本國師沒有召你等前來,你等有事麼?”
趙鼎張浚是想來問問秦天德組建兩支水軍的目的,他們和趙昚一樣,都懷疑秦天德此舉是為了北上伐金,隻不過當時在朝會上人多嘴在不方便問出口罷了。
可沒想到範同看到他們前往端誠殿,居然也跟到了端誠殿,這讓二人不知該如何開口。
好在還有一直被蒙在鼓裏視秦天德如虎狼的李光:“國師,新軍成立一事茲事體大,你年輕識淺,更是不懂兵事,左相與張大人都曾統兵為將。如今你要組建新軍,二位大人豈能不來?”
這個說法到也能站得住腳,秦天德沒有在追問,而是轉向史浩:“史大人因何到此?”
“下官乃是奉了官家之命,國師組建新軍一事,下官需要隨時稟報官家。”史浩的語氣很是平和,讓人聽上去似乎是趙昚不放心秦天德,擔心秦天德趁機掌握兵權,因此派心腹史浩前來監視。
“那範相又因何來此啊?”秦天德看向了範同。
範同是看到趙鼎前往端誠殿,所以他才跟了過來想看個究竟。他不能像李光那樣硬頂秦天德,也不能像史浩那般借助趙昚的旗號,不過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國師大人容稟,下官以為組建新軍一事事關江山社稷,絕非一蹴可成之事,其中瑣碎小事必定繁多。因此下官不才,願毛遂自薦,替國師大人分憂,國師大人但有吩咐,下官必定全力完成,不辜負國師大人所托。”
聽到範同這般說法,秦天德就知道現在想要將範同趕走是不可能的了。貴為右相,範同卻能夠將姿態放的這麼低,以宰相之身去做那瑣碎雜事,讓秦天德還能說什麼?
既然都想知道,那我就告訴你們一些東西好了。
想到這裏,秦天德反背雙手,將手中握著的那卷紙張藏於背後,看向李瑜:“李大人,你記住,不是水師,是海軍!本國師要組建這兩隻海軍,你戶部必須配合,不許有半點拖遝!”
“戶部沒錢!”李瑜黑著臉說道。
“放屁!你敢說戶部沒錢?你這個守財奴!懂不懂小財不出大財不入的道理!”秦天德叫嚷了起來。
看到秦天德和李瑜又要吵鬧起來,史浩連忙調節道:“國師大人息怒,你先說說這兩隻水師。。。哦,海軍如何配置,每隻海軍人數幾何?”
“滿編最少兩萬,不許出現吃空餉的狀態!”
“那就是要增加四萬人了,你知道這四萬人每月所要消耗的錢糧有多少麼!”李瑜急了。
“急什麼,本國師說的是滿編最少兩萬,沒說現在立刻就要征滿四萬兵馬!前期五千人,共計一萬人,這總沒問題吧!”
“可是還有戰船呢!戶部目前勉強還能再負擔萬人的軍餉糧食,可是兩支海軍的戰船戶部絕對無力負擔!”李瑜繼續討價還價。
“這就足夠了。”秦天德懶得跟李瑜吵鬧,“戶部隻要負擔萬人的軍餉糧食即可,其他的不需操心!”
“國師大人,如今你身份尊貴,可不能言而無信學那小人行徑。諸位大人都聽到了,國師大人親口允諾,準許戶部隻負擔萬人的軍餉糧草,其餘一概不用負擔的。”
“行了行了,本國師一言九鼎,你出去吧守財奴,這裏沒你的事兒了!”
李瑜心中輕鬆了不少,不過好奇心卻升了起來:“國師大人,不用戶部撥款建造戰船,那這兩隻海軍如何組建?”
這個問題在場眾人都很好奇,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秦天德。
秦天德微微一笑,說道:“如今泉州、明州、廣州等地商船無數,他們是海盜的最直接受害者。如今朝廷組建海軍清剿海盜,為他們保駕護航,他們不該捐些銀兩表達心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