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芹十論》為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所作,該書從第一論以至於第十論,無一不是精辟之論,是一部很好軍事論著,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內容陳述抗金救國、收複失地、統一中國的大計,表達了辛棄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誌收複失地,充分顯示出辛棄疾“男兒到死心如鐵”的豪情壯誌。
審勢第一;察情第二;觀釁第三;自治第四;守淮第五;屯田第六;致勇第七;防微第八;久任第九;詳戰第十。一冊十論,分析宋金敵我形勢,提出強兵複國的具體規劃,在當時具有極高的軍事意義和政治意義。
隻可惜辛棄疾將《美芹十論》獻給皇帝後,並不為當時的朝廷所重視,而辛棄疾本人更是由於在各地上任期間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累遭投降派掣肘,乃至受到革職處分。
辛棄疾本人可謂文武兼備,文有《稼軒長短句》傳於後世,更是因其獨特的詞作風格開創了“稼軒體”,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武有參加義軍,率領五十多人襲擊襲擊幾萬人的敵營,將出賣義軍的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的經曆。
他被稱作為中國曆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這一連串的頭銜,足見其文武過人之處。
隻可惜辛棄疾出生於公元1140年,而且還是金人占領的曆城(今山東濟南),知道二十多歲後才返回南宋,因此此刻的秦天德雖然愛才,但卻不可能將其重用,隻能先將辛棄疾的《美芹十論》剽竊出來,加以改動,讓史浩獻給趙昚。
史浩是識貨之人,趙昚如今年輕氣盛,一心想要中興大宋收複中原,《美芹十論》中的內容絕對符合趙昚的心意。
當史浩從頭到尾粗中有細的瀏覽一遍後,心中的驚訝難以言表。他很難相信紈絝之名背了二十多年的秦天德能夠寫出這種擲地有聲的文章。
去年大慶殿麵對咄咄逼人的金使時,秦天德丟出了一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豪言壯語,讓不少人懷疑這是秦天德剽竊得來。
可如今史浩看著手頭上那名曰《美芹十論》一冊中東倒西歪猶如狗爬一般的字跡,他很難相信這又是秦天德從別處剽竊得來。
尤其是聽到秦天德讓他從新謄錄一遍獻給趙昚,並且還不想讓任何人知道,想將這十論歸到皇帝趙昚的頭上,這就更讓他堅信出自秦天德之手。
史浩走的也很快,《美芹十論》在他眼中猶如無價寶一般,他急切的想將此論就獻給趙昚,隻是在離開的時候,臉上明顯露出了欲言又止的神色。
秦天德猜到了史浩的心思,略作思忖便說道:“史大人,其實在下請官家下旨,令你子孫三代不得入朝為官,並非有意針對你,實在是不得已為之。”
史浩如今對秦天德的看法已經大為改觀,他相信秦天德的解釋,於是試探著問道:“可是因為天書所記載的內容?是下官的子嗣中,有人會為害江山社稷?”
秦天德驚訝於史浩的腦子靈光,更驚訝於自己故意製造出來的“天書”一事還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張了張嘴,沒有說出話來。
史浩很是坦然,他沒有在追問什麼,而是告辭離去,隻是希望秦天德能夠早日重返臨安,因為如今的朝廷的確是太亂了。沒有了秦天德的震懾,皇帝趙昚的帝威受到了嚴重的挑釁。
嶽震這段時間再沒有主動出現在秦天德麵前,而是經常跟嶽銀瓶湊到一起,也不知又想搞什麼壞主意,隻是嶽銀瓶卻經常來詢問秦天德,為何總是見不到嶽霖。
要說嶽霖的確很適合擔任影衛,他來到淮陰後沒有幾日就和呂子雄等人查到了一處可疑之地,位於錢塘縣城東門外的一處村落,有五六個形跡可疑的人租住了一處田舍。
得知此事的秦天德毫不猶豫,立刻帶上家丁以出城遊玩為由,在影衛的引路下直奔拿出村落,結果卻晚到一步,讓那夥人逃走了。
負責監視那夥人的幾個影衛自責不已,正是他們一時的疏忽才導致這夥人消失的蹤跡全無。不過秦天德卻沒有怪罪他們,因為他知道這夥人必定跟行刺自己的死士是一路人,而且肯定在縣城內布下了眼線,在他帶人出城之際,就已經被那夥人察覺了目的。
雖然又錯過了一個機會,不過他卻能夠確定這夥人圖謀的就是自己,而且所圖甚大,因此他相信隻要自己回到臨安後,那夥人必定會出現在他的麵前。
敢在縣城城門關閉前,秦天德帶著數十秦府家丁返回了縣城。然而在他來到錢塘秦府門外的時候,一直保護他的蘇子牧突然低聲說道:“少爺,有些不對勁,有人在府外四周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