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 無恥叔爺秦延壽(2 / 2)

“子充,你的好友中若是再有想廷秀這般的人才,隨時可以像我推薦,廷秀你也一樣,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本國師的宗旨。”

秦天德太缺乏人才了,除去作為一個後世曆史專業畢業生的身份,對這些曆史名人有著一種特殊的敬佩外,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的擔心。

金人的下一次內亂本應當還有十幾年,可他不願意等那麼長時間,他要加速這場內亂的爆發,要不然他擅權十幾年,當真是會把趙眘得罪的死死的,到那時縱然他肯主動交出手中的權利,趙眘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所以他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能夠接受新事物的人才。

一場戰爭不是隻看將領有多威武,兵士有多勇猛,兵器有多鋒利,更多的還是要看糧草是否充足,國庫是否充實國家的經濟是否強硬。

打仗就是燒錢燒糧,沒有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縱然有著最為威猛的軍隊,也難最終取得成功。

金國占據了中原腹地,幅員之遼闊超過了眼下的宋朝,要想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滅金,沒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是很難實現的,尤其是他還想順勢滅了西夏,這場仗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絕非三五個月就能打得完的。

強大經濟是戰爭的基礎,而百姓生活安定,衣食無憂則是經濟強大的保證,所以他需要大批有才華有正義感的才人治理一方。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是百姓連自身糊口生存都存在問題,難道還能指望他們支持朝廷對金開戰麼?

周必大雖然不明白秦天德為何會突然變得求才若渴,居然說出“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樣的話來,不過他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秦天德對人才的渴求,當下應道:“下官遵命,今後必當用心為朝廷舉薦人才。”

士為知己者死。楊萬裏本就因為種種緣由對秦天德心存好感,如今秦天德對自己評價如此之高,又加以重用,立刻感激的應諾,必當忠心報國,治理地方。

楊萬裏因酒醉大罵秦天德,反而獲得秦天德青睞,更是被任命為淮陰主簿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臨安城。

雖說淮陰主簿品秩較低,不過誰都知道淮陰是秦天德的發家之地,也是淮陰黨的起源,秦天德對淮陰的重視絕對不是常人能夠想象,可以說楊萬裏如今也成為了淮陰黨內光榮的一員,前途不可限量。

“子充廷秀,你二人聽說過範成大此人?沒有啊,那可曾聽說過鄺愈平?也沒有啊,那可曾聽過。。。”

秦天德一口氣問出了七八個人名,可惜周必大和楊萬裏都不曾聽說過,弄得秦天德長歎一聲。

“大人既然想知道那些人的下落,為何不查閱天書呢?”周必大目光閃爍,試探的問道。

天書?秦天德眼睛一眯,手中折扇在周必大的腦袋上輕敲一下:“子充,你竟敢跟我耍心眼了?”

讓周必大去替楊萬裏安排,秦天德這才將目光落到了那蜷縮在地上的富貴書生身上:“三兒,把他扛上,隨本少爺回府!”

從城北的貢院到位於臨安城南望仙橋的國師府距離不近,秦天德手持折扇走在天街上慢步而行,蘇子牧手握腰刀護衛在側,而秦三抗著富貴書生落在後麵,不時的將拳頭往書生身上招呼,口中還小聲的咒罵著。

對於這個竟敢占自家少爺便宜的家夥,秦三恨他恨到了骨子裏。

走了大半路程後,蘇子牧就發覺了異常,一直有人墜在身後,而且人數也越來越多。

“大人,似乎有些不對勁。”蘇子牧握緊了手中的刀柄,有些緊張的四處打量起來,他擔心有人想要行刺秦天德。

得到蘇子牧的提醒,秦天德這才發覺有異,回頭看去隻看見十幾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跟在自己身後。當他目光掃去之後,那些書生立刻紛紛躲避,目光也閃爍不定。

不過秦天德卻不擔心,明麵上他身邊隻有蘇子牧和秦三,可若是真有人敢對自己不利,隱匿也暗中保護自己的影衛必定會出現,而且那些人隻是文弱書生罷了。

“過來,你們為何要跟蹤於我?”

秦天德一發話,這些書生相互對視幾眼,似乎知道藏不住了,立刻疾步走了過來。

“秦天德,你禍國殃民!”

“秦天德你濫殺無辜!”

“秦天德你敗壞朝綱!”

。。。。。。

這十幾個書生仿佛商量好了一般,為著秦天德一人一句絕無重複,句句都在罵他,幾乎是將楊萬裏之前在太平樓罵他的那些話全都重新罵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