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輕武,以文製物,形成了強大無比的文官體係之餘,也造就了尾大不掉的冗官無數。這龐大冗雜的文官體係,每年都要消耗朝廷大量的俸祿,偏偏還輕易裁撤不得。
別看秦天德在臨安耀武揚威隻手遮天,可是麵對無數官員,他照樣的不夠看。他可以殺其中幾個貪官,但他不可能將所有貪官都殺了。
而且上有對策下有政策,不論朝廷推行任何製度,最終的實行者都是各縣郡的地方官員,秦天德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一人之力監管上萬官員。
“李大人,你不需考慮其他,本國師隻問你,五百萬兩足夠麼?”麵對此次全國性的災情,究竟該耗費多少銀兩賑災,秦天德並不清楚,專業的事情還需要專業的人員來處理。
看著秦天德銳利的眼神,李瑜心中一顫,他知道這一回估計會有不少官員要遭殃,思忖半響後,一咬牙說道:“大人可還記得當年大人提及過的以工代賑?若是大人能夠將此策一並推行,下官以為,隻要有三百萬兩就綽綽有餘了。”
以工代賑?這是當初他和秦檜參劾趙鼎時提出的,隻不過當時他人微言輕,而且此事並沒有得到太多士大夫的認可,最後就那麼不了了之了。
現在推行以工代賑,以他如今的權威倒是夠了,可問題是他當時提出此策,隻不過是隨口而來,並沒有一套完整的製度,眼下時間緊迫,一套完整製度的建立,絕非一時半刻就能製定出來的。
這時候李瑜給了他一個驚喜。當初李瑜聽到他提出的以工代賑,就對此傷了心,這麼多年來已經製定出了一套方案,雖然其中還有不少瑕疵,不過眼下卻能夠推行下去。
得知此事的秦天德,盯著李瑜看了半天,越看越滿意,滿意自己的眼光,要知道這個李瑜在曆史上可沒有半點記載,完全是他憑著一雙慧眼認出來的。
“好,就按你說的辦,賑災方麵,本國師不太擅長,不過殺人方麵卻是本國師的長處,是該讓地方上的官員知道本國師的手段了,否則時間長了,他們還以為本國師是沒牙的老虎呢!
嗬嗬,正好馬上春闈就要到了,到那時又能選拔出一批進士,這時間,剛剛好,剛剛好啊!”
看著秦天德滿臉笑容輕鬆隨意的說出這番話,李瑜隻感覺不寒而栗,他知道自己又給秦天德提供了一個機會,就像上次那般,隻不過這次恐怕不像上次那般輕鬆,地方官吏恐怕不會像上次禮部官員那麼容易過關了。
可是這關他什麼事呢?他隻是踏踏實實治理戶部就足夠了,反正他也沒想過要結交誰。不過他還是有話要問的:“大人,眼下賑災的銀兩還沒有著落,你看是否由大人又或者是下官向官家進言,由官家調撥一些呢?”
秦天德離開快半個時辰了,李瑜依舊呆呆的站在門口,看著秦天德離去的方向,眼中滿是迷茫。他怎麼也想不到秦天德會。。。
第二天,臨安城內發生了一件舉世震驚的事情,國師府與戶部之間被隔離出了一條道路,十幾輛大車,每輛大車上都有三個大木箱子,在兩個壯漢合力之下,從國師府後門駛向戶部,在道路上留下了較深的車輪印記。
不多時,這些大車又從戶部出來,駛向國師府,同樣留下了極深的車輪印記。
一連三天皆是如此,任何人都無法靠近,不論是誰,隻要靠近,就會被突然出現的幾個壯漢打翻在地,然後拖到一旁,如此嚴密的看守,引起了城中百姓的好奇。
百姓的好奇,隻能是好奇,根本瞧不出任何端倪,不過臨安城中大小官員無數,這些官員中不乏聰明之輩。
三日後,聞知此事的參政知事李光專門帶人反複對比了車輪印記,得出了一個結論——從戶部到國師府的車痕比從國師府到戶部的車痕印記要深,那也就是說,是秦天德在將戶部的官銀明目張膽的運至國師府!
這家夥也太膽大了吧,就算是秦檜當年,也不敢如此貪汙戶部官銀!
瞬間秦天德貪汙戶部官銀一事傳遍了官場,以範同為首的新秦黨還不以為意,畢竟他們以前也沒少幹這種事,隻不過手段較為隱秘罷了。
不過以趙鼎為首的保皇黨卻是看不下去了,趙鼎連夜進宮稟明趙構趙眘,同時張浚、李光連結百官,準備在下次的朝會上,狠狠參秦天德一本,徹底將秦天德掀翻在地。
眾矢之的的李瑜這幾日則是龜縮在戶部,麵對前來質問的同僚,隻字不提,隻是心中冷笑,秦檜病變之後,臨安城中最劇烈的暴風雨即將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