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睚眥必報與君子報仇(1 / 2)

經過了朱熹事件後,趙鼎更加確定了一件事,絕不能因為秦天德年輕而輕視,想要對付秦天德,不是李光想象的那般容易。

秦天德回到臨安任職起居郎的時候,李光早就被貶出京城了,而且李光沒有去過淮陰,本根不知道秦天德的厲害手段,隻是單純的將秦天德視作花言巧語迷惑趙構的中山狼。

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

如今的秦天德的確是得知,也很猖狂,但到底是不是一個小人,說句老實話趙鼎不敢肯定。

他被秦檜跟秦天德貶至淮陰編管,在離開臨安秦天德相送之時,他就察覺到了一些端倪。等到了淮陰,遇到了本應楚州編管的胡銓,尤其是認為已經被害死了的陳規後,他就基本上可以斷定,秦天德實際上是想保護他,使得他逃過秦檜的毒手。

隨著他在淮陰見到的一切,張浚、王貴、鄭剛中等人接連被貶至淮陰,以及秦檜倒台後他們這些遭貶的官員不但官複原職,還有一些人得以擢升,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尤其是他得知秦天德曾經帶人全殲了一個金國百人隊後,他就對秦天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淮陰發生的一切他都以密信的形式上報給了趙構,而在秦天德斬殺了耀武揚威的金使烏延蒲斜也之後,他對秦天德的印象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觀。

可惜完顏亮的弑君篡位與範同的出使以及歲貢翻倍幾件事情,使得他剛轉變不久的好印象立刻全部消失,尤其是秦天德如今在朝中獨掌大權直逼當年的秦檜,甚至對趙眘毫無敬意,這讓他極為不滿。

不過他卻發現了一點,那就是秦天德對自己這一派人與範同那一派人雖然都有打壓,但力度卻不同,這些日子來,自己一派的官員極少會被貶官,更不要說是處斬了,這讓他更加看不懂秦天德了。

秦天德到底想幹什麼,趙鼎不知道,不過有一點卻可以肯定,秦天德獨掌朝權不利於江山社稷!他們這些士大夫可不認為秦天德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在他們看來,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是理所當然之事,隻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大宋的長治久安。

為什麼會有靖康之變這種恥辱?不就是因為宋徽宗沒有很好的貫徹太祖皇帝的這條諭旨麼,使得朝中大權落入了六賊手中。而秦檜擅權的後果更是世人皆知。

他想不通趙構為什麼沒有吸取教訓,居然賜予了秦天德如此大的權柄,難道就不怕出現第二個秦檜麼?要知道連秦檜這種老奸巨猾之輩都栽在了秦天德手裏,何況秦天德今年才二十多歲。

為此他曾多次求見過趙構,懇請趙構收回秦天德的權柄,結果都被趙構拒絕了,還弄出了一大堆玄乎其神的東西,如今看來應當是趙構知道秦天德手中握有天書一事。

提及天書,趙鼎就一腦門的疑問,他不信這世上會有什麼狗屁天書,可是今日發生的一切使得他很難再去懷疑,那本勾起了滿朝文武好奇心的小冊子究竟是什麼呢?

不論是什麼,哪怕真的是天書,我也不能看著大宋的江山社稷葬於幸臣之手!這是趙鼎唯一的念頭。

若說他和李光對秦天德態度有什麼不同,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他考慮的是將秦天德手中的權柄奪回後放秦天德一條生路,而李光是想將秦天德置於死地。

趙眘對秦天德專權的不滿,百官早就看出來了,不過今日卻是趙眘頭一次當著百官之麵,將心中的不滿徹底表達出來,這使得百官知道,二人之間再無緩和的餘地,他們可以通過趙眘,徹底將秦天德從國師之位上拉下來。

雖然秦天德有趙構的支持,不過他們隻要得到趙眘的支持,在加上範同一黨的相助,若是能夠再使得依然忠心與趙眘的淮陰黨與秦天德反目,打到秦天德就不是一句空話。

趙鼎定下的第一步計劃就是逐步將六部從秦天德的手中搶過來,而第一個下手的對象則是戶部。

兵部尚書王貴是秦天德的心腹,目前不能動,以免引起秦天德的防備;吏部尚書何鑄是範同的人,將來隻要範同跟他們一同對秦天德下手,吏部就能立刻脫離秦天德的掌控,短期內也用不著動;工部尚書陳規和刑部尚書王庶的人品趙鼎都清楚,雖然這二人如今都支持秦天德,不過隻要趙眘下旨,二人絕對會遵照趙眘的旨意。

唯獨戶部尚書李瑜,本是戶部郎中,隨著秦天德的上台連升幾級,趙鼎對此人沒有太深的印象,不過這些日子來也看出李瑜跟秦天德之間的來往並非特別密切,是最適合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