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唯一的保證(1 / 2)

總算是將蕭裕打發走了,秦天德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他忽然發覺自己如今的形式似乎又回到了五年前知縣淮陰時那般,蕭裕就相當於秦武,範同就相當於秦二,而完顏亮就相當於秦檜,曆史似乎又要重頭開始。

不過眼下的情形明顯要危急於以前,除了這幾個人的實力謹慎了一大步外,他還需要麵對朝中那些士大夫,至於趙眘,直接被他忽視了。

除此之外,完顏亮遠在千裏之外,他很難掌握完顏亮的心態變化,這更增加了難度。

麻煩啊!

想到這裏,秦天德突然感覺事情似乎比自己原先設想的要難了許多,不由得有些頭痛的揉了揉頭,然而讓他更頭疼的事情發生了——戶部尚書李瑜來了。

一提起李瑜,秦天德頭就疼得厲害。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李瑜似乎認為他很好欺負,麵對他時完全不像在朝中那般緘默不言,而是想什麼說什麼,似乎根本不怕自己,簡直就是個怪胎。

“秦大人,你為何要將每年向金國繳納的歲貢翻倍!”李瑜一進入書房,就毫不客氣的質問道。

秦天德無語,他聽得出來,雖然李瑜喊著“秦大人”看似尊敬,但語氣上沒有半分尊敬可言,仿佛那三個字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稱呼一般。

不行,今天怎麼也得弄清楚這貨為什麼麵對我時,總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才行!

想到這裏,秦天德把臉一繃,厲聲嗬斥道:“大膽李瑜,你竟敢用此等口吻跟本國師說話,眼中可還有本國師!”

哪知道李瑜根本不在話,極為隨意的擺了擺手:“大人,您別跟下官來這套,下官此來隻是想知道那多出的二十五萬兩銀兩以及二十五萬匹絹該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

李瑜眨了眨眼睛,說道:“大人一心為國,下官敬佩萬分,想必此番將歲貢翻倍,必定也是為我大宋將來考慮。

大人的苦心下官曉得,可是旁人不曉得,隻會誤會大人,認為大人與秦會之一般,都是賣國求榮之輩,如此豈不玷汙了大人的名聲?”

秦天德冷笑了幾聲,看著眼中透露出一絲狡黠的李瑜,沉聲問道:“這麼看來李大人對本國師極為忠心,一心替本國師著想了?那不知李大人有何高見?”

“高見不敢當。不過下官知道大人家大業大,吃穿不愁錢銀無數,一定不在乎區區幾十萬兩錢銀,要不然當初大人知縣淮陰時,也不會動用縣中鄉紳孝敬的錢銀修築河堤了。因此下官鬥膽,希望大人能夠支付這多出的二十五萬兩白銀以及二十五萬匹絹,如此一來大人可保聲明不損。”

讓我出?秦天德愣了一下,不由得開始仔細打量起李瑜。這李瑜倒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竟然敢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也不是不可。”說道這裏,秦天德頓了一下,“不過本國師有幾個問題需要李大人解答,若是能讓本國師滿意,區區每年二十五萬兩白銀,二十五萬匹絹自當不在話下。”

李瑜臉色一動,當即說道:“大人有何問題,下官定當知無不言。”

“本國師想知道,究竟是誰給了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在本國師麵前如此放肆!你也見識過本國師的手段,難道你就不怕本國師罷免了你戶部尚書的官職,更是尋個由頭將你交由大理寺定罪麼!”

秦天德這番話說的極為凶狠,可是李瑜似乎根本不害怕,嘴角甚至掛著笑容:“下官膽小,國師莫要恫嚇下官。國師一心為國,自當知道下官同樣是一心為國,怎會為難下官。。。”

看到秦天德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不停胡謅的李瑜終於換了一種說法:“下官的脾性自己清楚得很,在朝中也沒有任何倚仗,隻是憑著祖上庇蔭當上了戶部員郎中,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成為戶部尚書。

既然大人能夠慧眼識珠,將下官擢升為戶部尚書,顯然是知道下官的脾性,能夠勝任戶部尚書一職,又怎會輕易舍棄下官?大人還是莫要嚇唬下官了。

下官言盡於此,就不耽誤大人時間了,不過大人去要記得承諾之事,每年歲貢的半數有大人負擔。”

看到李瑜這就要離開,秦天德開口叫住了他:“你站住!”

麵對李瑜這種滾刀肉一般的家夥,秦天德著實沒了脾氣。李瑜說的一點都沒錯,他將李瑜擢升至戶部上書,就是看中了李瑜敢於直言,而且對戶部錢銀看得極緊。

想當初他在同文館打殺四方使節的時候,將西夏、高麗以及扶桑的回禮改成一錢不值的炭筆後,李瑜就曾經暗中找過自己,提及了禮部中人每年花費在各國使節身上的錢銀多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