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責打趙眘(2 / 2)

打井取水一事其實古代早就有了,每個縣城內都有多處水井,甚至不少寺院或者大戶人家都有私井,就連皇宮內都有多口水井。

“回稟官家,此事的確需要施法才行。”眼下秦天德已經百分之百的肯定,趙構是對自己做法一事大感興趣,至於說川蜀幹旱一說隻不過是由頭罷了。

“川蜀大旱,必定多口水井幹涸,井中無水,所以需要微臣施法方能使得新掘水井有水。至於微臣之前所說微臣不懂法術一事,實在是害怕官家以為微臣是什麼妖人,所以才欺瞞官家,求官家恕罪!”

趙構眯起了眼睛,仔細打量著秦天德,臉上陰晴不定,閃爍著各色神情,直看得秦天德心中發毛後心發涼。

半刻鍾後,趙構終於開口了:“坐下吧。”

“謝官家。”秦天德欠著身子緩緩坐下,“官家,微臣以前遇過高人,的確是懂得一些皮毛法術,也從高人那裏獲得了些許法力。隻不過這些法力在臣知縣淮陰之時都以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如今恐怕隻能在施展一次,並且是小範圍的,所打井眼必須在微臣指定的範圍內。”

趙構似乎對秦天德的這番解釋並不怎麼在意,一擺手再次打斷了他的話頭,反問道:“你所說的這打井之舉,可需花費錢銀?還是說你施法後即可出現水井?”

擦,你真當老子有法術呢!趙構的這個問題讓秦天德哭笑不得,不過他也聽出了趙構話中的深意——丫不想花錢。

“官家,微臣知道官家一片仁心關注天下黎民,這打井所需花費甚巨,微臣實不願見到官家再度削減自身用度以貼補蒼生。微臣看到官家心憂百姓所苦,鬢宇間添生白發心有不忍,懇請官家移步清河郡王府,命清河郡王大排筵宴以款待官家,必定能夠舒緩官家心中之憂,並且能夠化解官家心中之急。”

沒有辦法,淮陰眾逼他甚急,而他也覺得自己的確是必須做出點什麼事情了,因此再度將清河郡王張俊這個死後“躋身”於四大鐵人之一的家夥抬了出來。

趙構眼中再度閃過了精芒,雙眼直視秦天德,好半晌臉上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微一頜首,說道:“也好,此事就交由你來處理好了。”

“謝官家,微臣定不辜負官家厚望!”

秦天德離開選德殿後,沒有返回右春坊,而是徑直離開了皇宮,乘坐自己官轎來到了城東的清河郡王府。

宋金簽訂和平協議後,趙構封了不少戰時功勳卓著的大將,但同時又剝奪了他們的兵權,這是老趙家一貫的傳統。

這些受封的大將,例如韓世忠、張俊等並沒有離開臨安城前往封地,而是都滯留在了臨安,這其中也是有說道的。

由於宋太祖趙匡胤的帝位得來方式,宋朝曆代皇帝都對武將格外猜疑,尤其是經曆過宋金大戰後,那些曾經手握重兵威風一時的將領更是備受猜忌。雖然他們被多了兵權而封王,但是要想真正化解皇帝的猜疑,最好的方式還是待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對於秦天德這個如今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張俊自然早有耳聞,尤其秦天德還是秦檜的侄兒,這使得身為秦檜爪牙之一的張俊格外重視。

秦天德拜帖送入後沒有多久,郡王府就中門大開,張俊親自出迎,以示其對秦天德的尊重。

秦天德自然也是一臉笑容的麵對張俊,跟著對方一同進入府中。

整個清河郡王府,院外粉牆環護,綠柳周垂,三間垂花門樓,四麵抄手遊廊。院中甬路相銜,山石點綴,五間抱廈上懸“上善若水”匾額。整個院落富麗堂皇,雍容華貴,花園錦簇,剔透玲瓏,後院滿架薔薇、寶相,一帶水池,有一白石板路跨之上可通對岸。

看著規模以及奢華程度不啻於秦檜相府的清河郡王府,秦天德在看到那塊匾額的時候,心中忍不住暗罵道:麻痹的,你丫貪成這個樣子,居然還有臉懸掛“上善若水”的匾額!

來到正堂,張俊極為恭謙的和秦天德分作了上首位,又命下人奉上了明前龍井,看著秦天德品了一口香茗,臉上露出舒坦的神情後,這才說道:“本王今早起來就聽見窗外喜鵲歡鳴,原來是秦大人到訪,真是令設下蓬蓽增輝啊。”

“張大人錯了,本官是來找事的,那鵲鳥又怎會報喜?”秦天德突然將手中的茶杯磕在了桌案上,繃著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