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開宗立派(2 / 2)

外麵傳來三聲更響,秦天德知道是時候了,這才開口問道:“本官交代你的那件事情,有何頭緒?”

時順被秦天德這麼東拉西扯的說了半天,險些都忘了自己的來意,多虧秦天德提起,他連忙說道:“回大人,屬下按照大人吩咐,這些日子一直在留心府中之人與外界的聯係,不過一直都沒有什麼進展。

直到前些日子,屬下無意中發現縣衙內有鴿子飛出飛進,這才想到會不會有人在利用飛鴿傳書,於是嚴加注意,終於發現這十幾日來,縣衙內有人利用飛鴿傳信。”

“等等,你是說有人再利用飛鴿跟外界聯係?”秦天德打斷了時順的話頭。

古時候傳遞書信的方式不是很多,也沒有專門的郵局,雖然驛站有此功能,但卻是為官方甚至軍隊服務的。直到明朝時期,才有類似於現代的郵局出現,為百姓傳遞家書。

因此眼下人們傳遞家書的方式很是簡單,一是想秦天德這樣的大戶人家,可以派人將書信專程送去,就像他每月給錢塘的家信,都是命府中的下人送回去,再將自己父母的書信帶回。

二是窮苦百姓,他們的書信往往都是利用老鄉關係,如果有鄉親出遠門,正好會路經自己親人所在的地方,就會托他捎信。

所以秦天德一直沒有考慮到信鴿這方麵,隻是以為這第三人就像秦二一般,都是預先將信寫好,然後塞到城外某個特定的地方,等待秦檜派來的專人取走。

這裏插一句,秦天德為了不想驚動秦檜,暴漏秦二,所以一直沒有派人查探來取秦二書信之人的身份。

聽到時順提起了信鴿,他這才反應過來,在南宋的時候,信鴿早就有了,隻不過主要是應用於軍事用途,所以他一直沒往這方麵考慮!

利用信鴿傳遞書信的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存在了。

到了南宋時期,信鴿更是被應用在軍事用途,隻不過古代消息較為閉塞,流通不暢,因此知道並懂得利用信鴿傳信的人並不是很多。

據史書記載,公元1128年,南宋大將張俊視察部下曲端的軍隊時,來到軍營後,竟見空蕩蕩的沒有人影,於是責問曲端。

曲端聞言,立即把自己統帥的五隻軍隊的花名冊交給張俊,請他隨便點看哪一支。等到張俊點名之後,他派人打開籠子放出信鴿,沒過多久這支軍隊的全體將士就全副武裝的飛速而到,著實讓張俊吃了一驚。

“飛鴿,用的居然是鴿子!”秦天德嘀咕了一句,眼中閃過了精光,盯著時順說道,“繼續說,你可查到這鴿子是何人所養?”

此事是秦天德交代給時順的第一個任務,所以時順探查的格外賣力。為了將讓秦天德感受到自己的賣力,他解釋的非常詳細清楚:“屬下第一次發現之後,就嚴加注意,後來發現鴿子是從縣衙內西院飛出,幾日後飛回也落在了西院中。”

“西院!”秦天德聽得就是一驚。西院裏住的都是什麼人?胡銓、周必大、嶽雷、陸遊兩口子,還有一個就是陳規之女陳鈺彤,這裏麵的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秘密都知之甚詳,但每一個人都是值得他信任之人。

如今聽到時順說西院中有人利用信鴿與外界暗通書信,這讓他一時間難以接受:“時順,此事你可查清楚了?確實是西院麼?”

初至淮陰的時候,他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很少踏足西院,等到自己的計劃被胡銓戳破後,又為了不引起奉秦檜之命暗中監視自己的第三個人的懷疑,他更是從不進入西院,因此西院之內到的確有可能有人在豢養信鴿而不被他察覺!

“大人,此事千真萬確,屬下願以腦袋擔保,就是西院!”說到這裏,時順頓了一下,然後又拋出了一個讓秦天德更為震驚的事情來,“今晚那隻鴿子從外麵飛回來,屬下總算沒有辜負大人所托,查出了那隻鴿子的主人,是周主簿。”

“你說是誰?”秦天德騰地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難以置信的看著時順,“時順,你再給本官說一遍!”

時順從秦天德的表情也發覺事情重大,他慌忙也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壓低了聲音,但卻堅定的說道:“大人,是周主簿,屬下親眼看見那隻鴿子落入了周主簿的房間,更是親眼看到周主簿從鴿子腳上取下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