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腳踏兩條船(2 / 2)

“韓忠。”

“看你應當是年長於我,我鬥膽喊你一句韓大哥。”說到這兒,秦天德突然雙手抱拳,朝著韓忠彎下了腰,深深作了一揖,“韓大哥,秦某求你一件事,將瓶兒帶出臨安,同時派人前往淮陰,轉告胡師爺,就說秦某遇到了麻煩。

另外,你知道秦某錢塘的家中還有一對母子,你將他們也帶出來吧,千萬不要傷到府中的下人,然後你們護送著他們三人趕往泉州,尋找一個叫做齊正方的人,他知道該怎麼安置她們。”

韓忠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詫異,仔細打量著秦天德,以他的智商隻能猜到秦天德遇到了很大的麻煩,而且麻煩多半是來自於秦檜,至於其他的就想不到了。

不過對於他來說,將嶽飛的家眷從秦天德身邊救出來不失為一件好事,所以他也懶得去想太多,隻是點了點頭,但是他心中所想的卻是另一套。

他不知道秦天德讓他把嶽家人送到泉州想要做什麼,他隻是想將和他義父齊名的不是名將嶽飛的家眷接到他義父韓世忠的身邊,由他義父韓世忠來安頓,隻有這樣在他心中才是最妥當的安排。

所以他雖然點了點頭,不過心中卻已經開始計劃何時將人帶回譚國公府。

“你最好不要想著將人帶回譚國公府。”秦天德一口叫破了他的心思,“現在譚國公隻不過仗著曾經的救駕之功,才勉強逃過一死。現在秦檜雖然放過了他,但是如果譚國公敢收留嶽元帥家眷,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會步嶽元帥的後塵了!”

關於南宋中興四將有三種說法,一是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嶽飛,這一說法來自於宋朝劉鬆年所繪《中興四將圖》,但劉光世其實一直都畏懼金兵,律身不嚴,馭軍無法,不肯為國任事,所以第二種說法是用劉錡將其取代,也是秦天德心目中的南宋中興四將。

第三種說法由南宋史官章穎提出,將劉錡、嶽飛、李顯忠、魏勝列入自己的《皇宋中興四將傳》一書,並沒有太多的人支持這種說法。

如今南宋的中興四將,嶽飛含冤而死;劉錡被貶至荊南府潭州為官;張俊為了保命,投靠了秦檜,並且協助秦檜構陷嶽飛,最終也晉升為“白鐵鑄佞”死人中的一人;隻有韓世忠,雖然失去了實權,但卻被封為譚國公。

秦檜不是想放過韓世忠,而是因為趙構念在韓世忠曾經“勤王”有功,這才逃過了秦檜的魔爪。

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苗傅和劉正彥利用軍士對朝政的不滿,發動政變,殺宋高宗親信同簽書樞密院事王淵和一批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而勤王的各地將領中,就由韓世忠的部隊,並且從中出力甚大,所以韓世忠才能夠避免了像嶽飛又或者是劉錡那樣的下場。

可若是韓世忠現在敢收留嶽飛家眷,那麼勢力如日中天的秦檜絕對會無視趙構的反對,強行迫害韓世忠,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他對韓忠的勸說,實在是處於一片好心,可是韓忠卻不領情,冷哼一聲說道:“不勞你費心,就算我想不明白,義父大人也絕對知道該如何安頓嶽元帥家眷一事。你,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麼?”

秦天德詫異的看了眼韓忠。韓忠不領情是他早就料到的,他那麼說隻是希望韓忠能夠把那番話帶給韓世忠,以韓世忠數十年的閱曆應當能夠想明白。可是韓忠最後一句話著實出乎了他的意料,雖然聽韓忠的口氣,似乎隻是場麵話而已。

“不用了,如果你要幫我,那就幫我看住瓶兒,明日一早我就會去見秦檜,你千萬不能讓她前去刺殺。還有,等瓶兒醒了之後,幫我把這封信交給她。”

韓忠點了點頭,接過了秦天德遞來的沒有封口的信箋踹入懷中,然後將嶽銀瓶用緞被裹住,扛在肩上,快步來到窗邊,打開窗戶翻身而出,幾個縱躍就消失在漆黑的黑夜之中。

秦天德默默地關好了窗戶,來到窗邊,伸出手感受著床榻上殘留的餘溫,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笑容。

秦檜,你給我設置了一條二選一的路,雖然我不能確定哪一條是活路,不過我能夠將兩條路都占住,我的兩條腿分別踏在每一條路上!腳踏兩條船,自然是更加的穩當,我就不信有老天的眷顧,老子會栽在你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