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是給國舅爺幾分麵子,軍部的人嘀咕了幾句,也就安安靜靜地老實待著。
接下來,胖子彙報了大唐朝最近幾年的國庫積蓄,以及調查統計的大唐子民生活狀況,人口的基數,耕地麵積和糧食預存的數量,商賈買賣的情況,胖子都淡淡地過了一遍,胖子彙報這些情況,其實相當於列出參考數據,給眾人心裏烙下一個數目。別以為打仗都是皇帝說打就打,這一旦打仗,牽涉的事情就多了,可以說,是在拿一國的根基去賭博。
彙報中,從胖子嘴裏麵說出來的話,都是非常樂觀的。全國的人口有四百萬戶,耕地占了六成土地,餘糧足夠三年,商賈買賣興盛,長安,東都,江都,山東,等等,幾個天下著名的糧倉都已屯滿,尤其是背靠江南的東都,因為江南運河得到治理,更是出現前所未有的繁華。那兒現在成了大唐一塊真正的富庶之地。
當然,胖子彙報玩基本國情之後,房相也彙報了吏部和禮部,這兩個部門管著的那批天下最容易出事的人,房相很有信心地彙報著,天下所有的貴族官吏都是一心向著長安,支持聖上一切的決定,甚至招募莊上的農戶踴躍投軍,天下所有的學子,現在都孜孜不倦地讀書科舉,基本沒有出現聚眾亂言的風氣。
兩位相爺的彙報,總之,就是一句話,國富民強,所有的民族,都團結一心,眾誌成城。這因該算是打仗勝利三要素的,天時、人和,都已經具備。
兩人彙報,整個大唐朝的情況,算是給在場的人一種無比強大的安慰。聖上勵精圖治十年時間,終於將大唐推向了一個空前繁華安定的大環境,這種安定團結的大環境下,如果打仗,基本上,不會出現啥特別大的亂子。
算是真正見識了,打一場仗,需要,多少精英智囊精確的計算,需要牽涉到多少方方麵麵的東西。
打仗不易啊。
站在角落上,幾乎參與不了討論的陳華,由衷地感概了一句。
胖子和房相兩人彙報了之後,接下來,則是工部尚書段綸這家夥湊上前討好賣乖喜上加喜來了。
和段綸這人不對路,總之大家是有矛盾的,所以,怎麼看,陳華都看不順眼段綸。尤其是段綸領導下的工部,怎麼說來著,太沒有創新了,一年也拿不出幾樣令人咂舌的成績。
眼睛瞄著,在這群老頭子中,還算稍微年輕的段綸,理了理錦衣玉帶,一臉誠摯地跑到老李麵前報告:“聖上責令工部督造的戰船,已經在將作大匠閻立德大人的督工下,在山東萊州封艙立帆,此船長約十二丈,寬五丈,能容納三百兵士,左右兩翼,安裝有五台投石器和連發弓弩,能夠日行四更(300裏),此船,乃是工部迄今為止,造出的第一艘巨艦,這是閻立德大人畫出的圖紙,還請聖上過目。”
段綸恭敬地遞上貼著工部製造的圖紙,一艘巨大的船隻,赫然畫在紙上,就連老李看了之後,也忍不住地稱讚:“好船。”
就說了這兩個字,老李就沒有了下文。按道理,工部苦心研究的巨艦,此刻用來攻打高麗的盟友百濟,那絕對是有一定壓製的,但是似乎聖上隻是口頭上表揚了工部的努力,並沒有拿出點物質上的獎勵。段綸不是傻子,很顯然,工部獻上的圖紙,聖上不怎麼滿意。
怎麼會這樣呢?這可是工部秘密研究了很久,才打算給聖上一個驚喜的壓軸寶貝,怎麼到了聖上手裏,就變得不那麼神秘了,甚至,聖上隻是覺得可以,完全沒有大肆讚美。
這事兒,有蹊蹺。
段綸很肯定,聖上顯然是看不起工部製造的這艘巨艦。
果然,段綸的想法,僅僅是在他腦袋裏靈光一閃,但見坐在龍椅上的老李,往旁邊疊很高的奏折中抽出一份圖紙。
“段愛卿看看此船如何?”老李遞給段綸的圖紙,是從玉山書院搶來的鐵甲船圖紙。這份圖紙,是迄今為止,老李最滿意一張圖。
段綸圖紙在手,迅速瞄了一眼,立刻就驚呼道:“絕對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段綸連續說了兩遍不可能,眾所周知,生鐵是會沉入水中,能麼能夠用來造船?這擺明了,是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