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玉山逗留些許日子的幾家子人,終於在領略完了玉山秀美風光,美食美酒吃飽喝足甚至還做好打包帶走的準備,就相邀結伴準備離開了。
紅佛管著李靖太嚴,以至於李靖走的時候除了從實驗室拐帶出來的兩口陌刀之外,兩手空空就連最喜歡的老白幹都不曾拿走一壇,尉遲恭倒是裝了一車的美酒回去,至於程咬金,陳華都不肖說他,硬是死皮賴臉打著便宜賣糧食的借口,將書院裏麵一台供給娛樂的色帕克球桌包括球杆和球子,通通賽進了老程家的馬車,要是馬車足夠大,程咬金估計會搬走兩棟別墅。文化人老虞看重了書院自己編寫的一套《茶典》準備回長安推廣,走的時候隻是說借閱,但歸還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這樣也好,整個長安要是在老虞的推動下,都流行喝茶,那麼和米家合作的茶行就能夠順理成章開門。
這些人,通通都準備一起離開玉山回長安,這些天,一直陪在他們身邊,什麼都顧不上的陳華,自然覺得如釋重負。
書院恢複了以往寧靜的學習氛圍,書院的學生,都在按部就班地按照書院編寫的教科書學習著外麵學不到的知識。而陳華,又繼續回到他每天上課下課然後閑逛的生活,山下的農田,他隔三差五會下去看看莊稼生長的情況,稻子已經要開始準備開花授粉了,第三道綠肥也應該提醒農戶們撒下去,沒有李承乾那家夥打下手,陳華就沒了一個替他跑田裏撒肥料的免費勞動力。南山牧場那麵他有空也過去瞅瞅看有沒有出欄的馬駒,畢竟上一次買給老李幾百匹馬駒之後就一直沒有音訊,兩三個月的供養資金可是要斷了,拿不出貨出售自己又得勒緊褲腰帶。
天氣一旦過了五月,天上的驕陽火辣辣烤著大地,就算書院藏身秦嶺餘脈躲在綠蔭山中,書院中的所有人也能感覺到天氣越發的炎熱了起來,早醒的蟬兒已經在玉山的綠蔭書上斷斷續續鳴叫,鬧鬧嚷嚷就到了一年中,關中子弟最不喜歡的炎熱夏季。
運動短褲和條形短袖外加一雙木頭做的拖鞋,已經在玉山書院開始流行,年輕人是喜歡接受新生事物的群體,尤其是對服裝頗富有大膽創新,又追求時髦舒適的唐朝人,其實還沒有被純粹的封建禮教死死約束,書院畢竟有世家的孩子,回家一趟就帶著書院蹴鞠隊衣服上的創新,穿上了類似的服裝來到書院,然後就有了一股跟風習性,一來二去書院的人看待那些穿短褲短袖的人已經視若平常。
如果,這種管理學生縱容衣衫不整的教學管理,在長安城肯定是要受到正統儒家的抨擊,可惜玉山偏居一隅,留意這裏的耳目甚少,也就沒有人跑去告狀。
最近這兩天,玉山書院冰窖裏麵的藏冰消耗的很快,啤酒這個冰鎮冷飲,在玉山書院的賣座很好,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偷偷買點來喝上一口解暑,尤其是裏麵加上冰渣,喝一口透心涼的感覺,誘惑力比望梅止渴還有效,要不是陳華養著一個會打洞的工程師,四處給陳華打洞找藏在地下的冰,就玉山書院冰窖那點藏冰量完全就不夠吃。
夏季雖然炎熱,但唯一的好處就是五花八門的水果相繼從樹上摘下來滿足吃貨的口腹之欲。雖然吃不上從嶺南送來絕品荔枝,但就長安附近,挨著藍田縣的霸陵那兒就盛產荔枝,價錢便宜又公道,前幾天恰逢牡丹盛開,生為藍田侯,陳華自然應邀去水月庵參加所謂牡丹詩會,今年的詩會較去年更加熱鬧,作畫的閻少監也在作畫,他好像畫不盡牡丹,非要畫一幅傳世牡丹神作出來,長眉大師陳華也親眼見到了,相互攀談了一會兒,大師平易處世態度,根本就沒有出言就是佛家的大道理雲雲,不愧是得到高僧,講出一句所謂的佛法,其實就是認識本心,讓陳華佩服良久,大師還說,水月庵外麵以前有個遊世高人,後來因為瑣事離開了,陳華立刻想到袁天罡那個神棍,看來有高人的地方,一定不會是寂寞的,陳華也不過多深究,聽聽就過去了,但他也知道,袁神棍和長眉之間,肯定是有牽連的,有句話不是說的好麼,道佛不相容。這牡丹大會,陳華參加完了之後,順道去了霸陵那兒買了許多荔枝運回玉山放在冰窖裏麵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