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院長大人這是又唱的那出啊!
偏偏已經沒有錢了,還要修幾十座巨大的圓形倉庫準備屯糧,看來院長大人借錢估計是為買糧準備的。大家都不明白院長大人此舉是何意,就連長安城裏,也有不少人看著玉山,暗地議論這藍田侯又要搞那出?
按照現在的情況,饑荒、災難、戰爭,都沒有在最近一兩年內發生的可能。把糧食屯起來,到最後成為了老糧,價格肯定會比收購的時候低至少三層,藍田侯是在做賠本的買賣,但他依然有膽子做,就讓多少人猜不清楚了。
長安城的貴族雖然不屑經商,但他們背後的家族,總是有些不入流的子弟和商業掛鉤。有些家的利益,多少和糧食方麵有牽連,災難之年,或許會通過某些渠道先屯糧然後倒賣牟利,但現在這條渠道都還沒有傳,那個住在玉山的藍田候就開始大規模地修倉庫準備屯糧了,這是致盲信號,還是藍田候有未卜先知能力,讓許多想跟風的人為難了。
多少人,都在看著玉山,看著那些屯糧的倉庫一天天修建起來躊躇不定。這時候,一封民間檢舉藍田侯肆意妄為私自修建糧倉屯糧的舉報送到了禦史台負責接收風聞奏事的機構,也就是所謂的處理民間舉報然後彙集向聖上報告的組織。接到舉報後,負責風聞奏事那幫子人,根本就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甚至頗有十萬火急的將這份舉報上奏給到了老李的兩儀殿。
藍田侯,居然修倉庫大肆屯糧,也是公然觸犯律法的事,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
負責送這封檢舉陳華屯糧,然後要求聖上對此懲罰藍田候的禦史台巡按頗有高興,覺得自己抓到了一個侯爺的認真不苟柄秉公處理一定會受到聖上的表彰。結局卻是莫名其妙地,那位負責傳遞民間舉報的禦史台巡按被貶到了南方,基本上可以說,這輩子再也回不來長安了。
從宮裏麵反饋出來的禦史台某個檢舉藍田侯屯糧被貶的消息,立刻清晰地竄入許多盯著糧食這快肥肉上的貴族,本來藍田侯玉山修倉庫屯糧,長安城貴族早已人盡皆知聖上肯定也是知道的,如果按罪論處,藍田侯肯定免不了責罰說不定丟腦袋都有可能,但偏巧有人檢舉他居然沒有被責罰反而那人被貶官了,這足以說明,聖上是知道藍田侯屯糧一事,並且並沒有阻攔,反而是大力支持。
經過這麼一分析,事情就立刻清晰了。
或許,未來的一年半年之類,糧食將會無休止的瘋長。
然後,長安城許多打著糧食生意的貴族,立刻就像貓兒聞到了魚腥味,立刻歡呼雀躍起來,並且也私底下開始小範圍地盡量不會惹怒聖上地修起了小倉庫,準備也屯一點餘糧,一場由陳華發起的個人屯糧開始大範圍的變成了一個屯糧運動。
他們所有人都認為,糧食,一定會買高價,這是聖上那兒傳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