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書院的裝修和美化工作正在加班加點的進行,李泰要在離開長安之前交給陳華一個最完美的玉山書院,他是總設計師,要親眼看著一件可以傳世的建築出現才能完全放下心來去奮鬥另一個新的起點。
這兩天,陳華都常往曲江池跑。他不知道哥抹布什麼時候能到長安,或許現在已經到了,一直聯係不到自己,所以他幹脆去當初和哥抹布約定的曲江池茶亭中蹲點守候。
當初和哥抹布見麵的茶亭,現在的生意更加火爆,連外麵的石板路都擺上了幾張小桌子,占道經營是不被罰款的,小老百姓過自己的生活,不偷不搶不危害社稷江山,所以沒有穿著官差衣服的惡霸去掀攤子。
記得去年說書的老頭身邊帶著個小丫頭,但今年茶亭說書的老先生已經換了一個人,看起來發白麵瘦,穿一件洗的發白的長衫頗顯落魄,臉上滄桑歲月留下了年輪,陳華覺得好像和這個老頭似曾相識,就是記不起在哪裏碰過頭。
老頭講的故事,不是詩詞歌賦才子佳人的美談,他在講誌怪,也就是類似幹寶《搜神記》類型。
這種大眾故事很受尋常百姓歡迎,聽的人多,掌聲也就多,甚至還有外國商客高聲喝彩。
故事因為新穎,所以才吸引人。這年代的文化糧食不豐富,沒有啥武俠、修真作為閑暇時候的糧食品味,如果能多出一本三國演義,大唐出版署肯定要賺銀子賺瘋。
來到和哥抹布約定見麵的茶亭,亭子中靠西南角能夠目眺曲江水的位置,已經被陳華支付了錢財預定。他剛來,服務的茶水小二就熱情迎上來招呼。
小二知道這位客人很奇特,不喝茶,專門喝白開水,他已經來了三天,三天都是一樣的選擇,小二都熟悉了他,所以每次見他來,總是不用吩咐就把一壺不放任何東西的白開水,和一碟油酥花生端來上。
隨身攜帶蒙頂山茶從懷裏拿出來丟幾片在杯子裏,這樣就能喝一個上午,吃著花生,喝著茶,看曲江池上的紅男綠女,這是一種享受。
說書的老先生剛剛講完董永,獲得不少掌聲。他很懂得調動聽眾的積極性,立刻搞出一個互動的環節,自己當聽眾,讓在場的人都講一個故事,神啊、鬼啊、怪啊,隻要能講出來都行,講的好,他請喝一杯茶。
但凡有實質性的獎勵,每個人都願意蠢蠢欲動。而且世人都喜歡別人聽自己講故事,也願意把曾經聽過的故事分享出來。所以當即就有人站起來講了一個後羿射日,後來又有人講大禹治水,幹將莫邪。
茶亭一時間成為了誌怪的誕生地,如果有文筆好的人在此,肯定會認真記錄,然後回去寫一本書出來。
茶亭中,有一半的人都站起來講了故事,不過都沒有得到說書老頭肯掏腰包請喝茶。不是他們的故事不夠精彩,實在是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太差,能表述清楚都不錯了,有些直接就隻說了故事開頭,結局說不出來,頗有讓人覺得怎麼有太監的感覺。
“做人當學史馬遷,人可以太監,書不能太監啊。”
喝了一口蒙頂山茶,享受那種茶香入口的順暢。陳華也隨著那些大笑的茶客一起哄鬧了起來,不過他這一句話,立刻讓茶亭的笑聲更大了幾分。
有人說公子說話風趣,有人說這句話聽著解氣兒,有人說看公子的樣子,應該是讀書人,怎麼拿太史公開玩笑呢。當然也有粗人起哄,讓陳華也來一段故事,讀書人腦子裏都有貨,講出來的故事肯定好聽。
這些人都太熱情了,弄得陳華都不好意思不講一個故事。
他理了理嗓子,入鄉隨俗:“那我也講一個。”
“好!”眾人拍手叫好,說書的老頭就像已經知道自己要掏錢買茶,笑道:“看來,老朽今天賺的銅錢,就要拿出來給公子買茶了。”
眾人又是一場歡笑,講故事的陳華喝了口茶,悠悠然講起了故事。
“這世間本是沒有什麼神仙的,但自太古以來,人類眼見周遭世界,諸般奇異之事,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又有天災人禍,傷亡無數,哀鴻遍野,決非人力所能為,所能抵擋。遂以為九天之上,有諸般神靈,九幽之下,亦是陰魂歸處,閻羅殿堂。於是神仙之說,流傳於世。無數人類子民,誠心叩拜,向著自己臆想創造出的各種神明頂禮膜拜,祈福訴苦,香火鼎盛……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為正派諸家牢牢占據。其中尤以“青雲門”“天音寺”和“焚香穀”為三大支柱,是為領袖。
這個故事,便是從“青雲門”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