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東都洛陽(1 / 2)

天氣漸有暑意,天高雲闊,豔陽高照,馬車行走在重山疊嶂間,峰回路轉,還沒來得急欣賞沿途的美景,就已跑過了數裏遠。

出了潼關,向東走,就是陝州。等到了東都洛陽,就可以乘官船去江都。陳華現在被任命江南道巡察使。這個權力有多大,陳華不怎麼清楚,他私下問過老虞,老虞給他說過,陳華在擔任江南道巡察使期間,可以隨意罷免江南道內的官員,都不用請示老李。

媽的,這官可老大了,相當於中組部啊。這回可要讓江南道那群以為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官員要心吊膽了,朝廷特派巡察使,聖旨上說明了是來治理水患,可想來想去,究竟是真以治理水患為目的,還是借故打亂江南的官場,這是個隱晦的信號。

於是在陳華還沒來到江南之前,江南道內的官場,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如何款待這位從長安來的侯爺了。

馬車已經由三輛,變成了五輛,有兩輛滿滿裝著整車的藥材。侯爺有令,沿途大量收購藥材,要多少有多少,胡老先生一看就知道侯爺是在為江南的水患作準備,他們的隊伍剛出了長安進入渭南界,便開始在渭南地界內忙碌收藥材的事,這不,出潼關時,馬車的數量變多了,不得不多雇了趕車的馬夫。

“侯爺,你得給老朽一個數目,我們此行去江南,究竟要收多少藥材?照此速度,一麵走,一麵停頓,我們何時才能到江南啊?”陳華的馬車上,現如今成為管家兼賬房先生的胡老先生心裏默算著沿途收購的藥材花去的銅錢。已經用掉兩千貫了,他們身上帶的現錢不多,朝廷的撥款雖然緊隨其後,但不能提前預支,什麼都是自己掏腰包墊著,這筆買賣看著似乎挺虧的。

胡老先生不知道,鎮災用的四十萬貫銅錢,還是陳華自個兒掏的腰包。他要是知道,肯定就不會為了千多貫錢犯愁,這是管賬人的老毛病,看見銀子就想著怎麼樣才能節省下來。

陳華不怪胡先生向他叫苦銀子不夠花的事,不是為你著想的人,不會替你節約兜裏的銀子。此行從長安去江南,陳華帶上的就隻有五千貫錢,他沒有讓老李派專門的儀仗護送,一切從簡低調行事,三輛馬車,裝載上工部的匠師,沿途不擾民不驚官,沒看見從長安出發,一路上風平浪靜,沒見那個當地父母官迎接,這都是陳華低調行事的結果。

“胡先生,我們收購了多少藥材?”幾萬人受災,藥材方麵肯定是不足,洪水過後就是瘟疫,談疫色變的大唐,動輒瘟疫中死亡就是上萬人,而且若是傳播型瘟疫,整個江南都會受影響,陳華不得不防啊。

胡先生的賬本管理的僅僅有條,這些天買了多少東西,他都一一記錄,當下回道:“侯爺,最近幾天,我們在渭南界,按照侯爺給出的方子收購藥材,有十擔左右,雇了兩輛馬車裝貨,但是江南路途遙遠,這藥材放在車上,保管不好是要發黴的,發黴的藥材就不能用了。”

胡先生考慮的這個問題,是大問題,他們不是專門的藥材商,藥材長距離運輸的保管問題,他們是不會的,江南多雨水,從長安買來的藥材,到了江南肯定要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