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唐第一聰明人許敬宗(2 / 2)

李承乾成熟了,臨陣表現出來的君王氣度,讓陳華心中欣慰。他希望李承乾一直繼續保持他的王者胸襟,直到他繼承大唐朝的皇位。畢竟陳華還不認識李治,不知道他是一個胸襟浩博之人,還是小肚雞腸的陰謀家,所以陳華還是將寶壓在李承乾身上。

姓董的將領愣了一下,按理說太子爺應該狠狠的責罰他們,豈知太子非但沒有提及他們半路殺出來搶功一事,反而關心起困在庫山上的兄弟。董將領眼睛一紅,磕了兩個頭,道:“太子爺,尚書大人,他,他恐怕不行了。”

這個消息簡直是晴天霹靂,李承乾往前一步,手掌捏在那董濤衣領上,怒問:“你說什麼, 你再說一遍?”

“我等受困庫山數日,軍中早已缺水缺糧,羌人對我們采取車輪戰術,每日三次進攻,軍中惶惶,將士死傷大半,留在庫山不足一千兩百人。三日前,尚書大人本想帶著我們做最後的突圍,豈知遇見羌人死士殊死抵抗,大人身重數箭,已處生死垂危中。這幾日的軍務,都是許參軍在調配,今日見山下狼煙,疑為羌人故意引誘我們出擊,許參軍特派屬下帶著五百騎兵前來查看。途中見到戰敗羌狗,都恨不得飲其血吃起肉,忍不住出來手刃狗頭,以解數日所有的窩囊氣。卻不知是太子殿下領兵在此,屬下之錯,請太子責罰。”

將董濤的話過濾一遍,李承乾眉毛一挑:““某說的許參軍,可是校書郎許敬宗?那個號稱大唐第一聰明人的家夥?”

“正是!”董濤回答。

李承乾繼續,道:“那如今爾等受困何處?”

“此處向西北,五十裏外,庫山東麓,若不見今日太子殿下點燃狼煙,將周圍幾十裏的羌人引來至此,末將也不能輕易衝出重圍到達這裏和太子彙合。”

聽董濤回答了兩個問題,李承乾也沒有責罰他們的意思,這群人是被羌人逼的殺紅了眼,談不上純粹的搶人頭,他讓長孫衝安頓好這群人,然後便看著陳華一言不發。

“太子有心事?”李承乾一喜一怒都寫在臉上,陳華就算再傻瓜也看得出。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有點。”

“說來某聽聽,說不定還能給太子解惑。”陳華也很好奇李承乾的心事究竟是什麼。

李承乾歎了口氣,道:“這事兒,還得從孤大婚說起。”李承乾想了一會兒,道:“孤和那許敬宗有仇。”

“何仇?”

“他在孤大婚的時候,寫詩罵孤,結果被父皇貶去翰林院,從中書舍人做了校書郎。”

“他寫了什麼詩?”陳華很好奇,這個被老李稱為文學奇葩的許敬宗,居然有膽子罵皇太子?要知道,他以後可是搬倒了長孫老狐狸,弄死了褚遂良,曆史上對許敬宗此人的評價可用奸臣來形容,既然是奸臣,又豈會那麼明目張膽,他應該是暗地裏使絆子弄陰謀的?

李承乾臉皮一抽,道:“他寫的詩叫《龍魚配》。詩文意思,好像是,黃龍本是九天物,豈能貶身配凡魚。龍魚相配為何物,江山代代不如人。”

念完之後,李承乾哈哈一笑,道:“你說,許敬宗,是不是和孤有仇啊,居然敢罵孤,活該他被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