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吊兒郎當杜家二公子(2 / 3)

“那這些泡菜,放久了不會爛掉?”陳華想到一個問題,春天做的泡菜,留到秋冬天時,肯定已經壞掉了。

狗娃的娘歎氣道:“壞有什麼辦法,若是不做,到了秋冬天,野外沒有吃的,將士們就沒有食物下飯,那時候打仗也使不上力氣。我們將泡菜裝進甕中,深埋在地窖,爛掉一半,總還剩下一半,撐過秋冬天也行的。”

“那嫂嫂們,怎麼不想著把這些野菜做成幹菜呢?”泡菜要壞掉,那就做成幹菜。隻要密封得到,保存一兩年都沒有問題。後世陳華見過農村太多地方每逢春季都會將綠油油的菜做成幹菜撞入罐子裏,留待冬天取出來吃。

“幹菜?怎麼做法?”幾個女人同聲道。

“就是將野菜從中破開,然後找繩子晾在上麵,等野菜被陽光曬幹之後,再取下來,放入鹽醃製,然後取來甕盛裝,做好密封措施,放置在地窖裏。放一兩年都沒有問題,而且吃的時候,原汁原味,非常可口。”陳華說著咽了咽口水,此刻要是有一疊幹菜下饅頭,簡直人間美味啊。

“真的?”幾位女人眼睛亮著光。 “華哥兒說的方法可行?”

“可行,我在西域經常見到西域人,將吃不完的菜做成幹菜。放在家中地窖,一整年都不壞。”

“那我們試試。”

唐朝的女人心靈手巧,陳華隻是簡單說了做法,這群女人就開始依葫蘆畫瓢,開始做起了幹菜。

陳華沒有打攪她們鑽研做幹菜的興趣。旁邊的老魏直誇兄弟是神仙,三兩句話就解決軍營多年一個難題,都舍不得將他放走了。

一時無話,他和老魏兩人走到的軍營前。

兩人在軍營前駐足觀望遠方火燒似的雲霞,片刻功夫,隻見遠方一支騎兵正踏著灰塵而來,眨眼功夫就來到的營地前。跑在前頭的執旗手,扛著用金線繡成的“李”字王旗,駐馬停在營門口威風八麵。一個穿著白袍的小將,從旗手後麵繞到了前方。

“涼州來人了?”看見一小將出列,兩人相視一眼,沒有多話。

“快打開欄門,某乃涼州武衛參軍,要見董行軍。”那家夥嗓門奇大,這麼一吼,整個軍營的人都將目光落在他身上。隻見那支騎兵中,出列一個穿著白袍的小將,年齡不大,撐死十六歲,鮮衣怒馬,怎麼看都覺得他很騷包。

“快打開欄門。”老魏反應機靈,看小將那身行頭就知道惹不起,立刻讓人打開營門口的欄門。

“懂行軍呢?怎麼不出來見某?”小將跳下馬,取下頭盔,暗罵一聲重死了,然後圍著欄門轉兩圈,吊兒郎當沒個參軍樣子,道:“某昨夜從涼州出發,路上馬不停蹄地跑了一晚,那董行軍居然不出來迎接本參軍,小心某治他的罪。”

“老營長正在營帳內處理公務,大人來時急忙,他此刻恐怕已經出來了。”老魏低頭說道,眉毛一挑撇了眼身邊的陳華,這兩貨同時心照不宣地給出一個答案,這丫那裏跑來的毛孩子。

氣憤,簡直氣到極點,如此重大的事,涼州城的李靖,怎麼挑了個孩子來處理。

“意思是他看不起某杜荷了?全長安的人都可以看不起某杜荷,就他董行軍不行,哼,給我拖出來打一頓再說。”小將自報家門,頗有街頭紈絝作風。

“嘿,杜荷?耳熟。”

聽那小將自曝名字,陳華悶著腦袋想了想,靈光聚頂,再看了眼前麵那個白麵兒小將,他不就是杜如晦家的杜老二麼,長安城一大紈絝,怎麼跑涼州來當兵了。

難道是來鍍金的?

靠,有個好老子,就是能拚爹。雖說現在杜如晦已經入土了,可福蔭猶在,杜家還是受老李照顧的。

“原來是杜參軍,想不到參軍一夜就趕來了。”老營長從營帳裏走出來,他去過涼州城,見過眼前的參軍,叫杜荷,有個老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杜如晦,隻不過他卻是個長安紈絝,被丟涼州來曆練了,據說在這次的涼州城中,像杜荷這樣不學無術的紈絝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