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正視失敗:失敗比成功更值得珍惜(3 / 3)

把失敗甩在背後

人生猶如一場賽跑,當發令槍響的一刹那,我們便開始了一生的奔跑。有鮮花,亦有荊棘;有掌聲,亦有嘲諷。沒人能阻止你,也沒人能永久地幫助你。能否笑著到達勝利的終點,全靠你自己。記不清有多少次跌倒,隻記得每次跌倒都會傷痕累累;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刺骨,我們隻能風雨兼程,一路向前;人生猶如一輛奔馳的列車,每到一處驛站,便會有所失去,又會有所收獲。窗外總是閃爍著美麗的景色,我們的眼睛總是捕捉不到那最美的一瞬,眨眼的刹那便與它失之交臂。我們可能失敗得十分慘痛,所以要學會將失敗甩在背後。忘記失敗,忘記傷痛,丟棄疲憊不堪的心靈,便獲得了鬥誌昂揚的勇氣。學著忘記——忘記失敗,忘記遺憾,丟棄痛徹心扉的傷痛,便獲得了一路高歌的堅強。

有一個年輕人,他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賽車手。他在軍隊服役的時候,曾開過卡車,這對他熟練的駕駛技術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他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退役之後,他選擇到一家農場裏開車。在工作之餘,他仍一直堅持參加一支業餘賽車隊的技能訓練。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參加比賽的機會。隻要遇到車賽,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參加。因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賽車上的收入幾乎為零,這也使得他欠下一筆數目不小的債務。那一年,他參加了威斯康星州的賽車比賽。當賽程進行到一半多的時候,他的賽車位列第三,他有很大的希望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好的名次。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他前麵那兩輛賽車發生了相撞事故,他迅速地轉動賽車的方向盤,試圖避開他們,但終究因為車速太快未能成功。結果,他撞到車道旁的牆壁上,賽車在燃燒中停了下來。當他被救出來時,手已經被燒傷,鼻子也不見了。體表受傷麵積達40%。手術艱苦而漫長,經過醫生7個多小時的搶救,他才終於從死神的手中掙脫了出來。

這次事故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盡管他的命保住了,可他的手萎縮得像雞爪一樣。醫生告訴他說:“以後,你再也不能開車了。”這一晴天霹靂對他無疑是巨大的打擊。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絕望。為了實現那個久遠的夢想,他決心接受手術,為成功做好一切準備。他接受了一係列植皮手術,為了恢複手指的靈活性,每天他都不停地練習用殘餘部分去抓木條,有時疼得渾身大汗淋漓,而他仍然堅持著。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在做完最後一次手術之後,他回到了農場,換用開推土機的辦法使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老繭,並繼續練習賽車。

經過9個月痛苦的等待和治療,他終於又重新返回了賽場!他首先參加了一場公益性的賽車比賽,但沒有獲勝,因為他的車在中途意外地熄了火。不過,在隨後的一次全程200英裏的汽車比賽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又過了2個月,仍是在上次發生事故的那個賽場上,他滿懷信心地駕車駛入賽場。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他最終贏得了250英裏比賽的冠軍。他的名字一下子傳遍了祖國南北。他,就是美國頗具傳奇色彩的偉大的賽車手——吉米·哈裏波斯。當吉米第一次以冠軍的身份麵對熱情而瘋狂的觀眾時,他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一些記者紛紛將他圍住,並向他提出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在遭受那次沉重的打擊之後,是什麼力量使你重新振作起來的呢?”此時,吉米手中拿著一張此次比賽的招貼圖片,上麵是一輛賽車迎著朝陽飛馳。他沒有回答,隻是微笑著用黑色的水筆在圖片的背後寫上一句凝重的話:把失敗甩在背麵,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我們前行的步履也總是那樣的沉重、蹣跚;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我們高貴的靈魂也可能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淨土。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以勇敢者的氣魄,把失敗甩在背後,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了。

雖然屢遭挫折,卻能夠堅強地百折不撓地挺住,這就是成功的秘密。失敗之所以會造成嚴重的結果,往往並不在失敗本身,而在於人的態度。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有些人總是一再失敗,卻不能從其中獲得任何經驗。能從失敗中獲得教訓的人,就能建立更強的自信心。直麵錯誤,積極改正,繼續努力,麵對失敗不氣餒、不責備,重新選擇、重新開始,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人生感悟:

把失敗甩在背後,並不是要你忘記失敗、忽視失敗,而是珍惜失敗讓你變得睿智,不要讓失敗成為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阻礙你去追求成功!隻有把失敗甩在背後,你才能夠無所畏懼地勇往直前,才能夠沒有雜念地去不斷嚐試、重新開始,直到成功!

在失敗中找到出路

當我們麵對失敗的時候,很多人束手無策,不知道怎麼樣去尋求解決失敗、取得勝利的方法和途徑,而隻會在原地打轉。其實,失敗是可以改變的,我們要善於在失敗中看到希望,找到出路。

在失敗中尋找出路,並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講究策略方法。“四兩撥千斤”是武術太極中的一個名詞,意思是用很小的力量,撥動很重的東西,其中的訣竅當然是“巧”字。抓住最佳的地方,巧妙地用力,抓住最佳的時機,巧妙地撥動,自然可以將本來很難對付的東西,輕易地“啃掉”。它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時候不要蠻幹,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方法總比問題多。有了方法和技巧,做起事情來往往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扭轉乾坤,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有些人失敗了總是為自己找借口,卻從不尋找失敗的原因,也不吸取失敗的教訓,以至於下一次同樣會失敗。其實,方法總比問題多,有問題就有方法,用對方法才會把事情做成功。

有一群人在大海裏航行,迷失了方向。狂風大起,每個人的生命都在飄搖。在這些人當中,有兩個人鎮定自若,他們非常堅定自己知道正確的方向,應該向西。第一個人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態度很堅決。但是除了這兩個人,其他所有的人都誤認為應該向東。在生命最危急的時刻,大家都慌了神,都不相信這個人的意見。另外一個知道的人始終保持沉默。於是,第一個人就和其他人爭執起來,最後的結果是這個人被失去理智的眾人扔進了大海。船仍然繼續在大海裏向東航行。另外一個知道方向的人十分聰明,他一直保持沉默,假裝認為應該向東,因為如果不這樣做,他的命運會和第一個人一樣,葬身大海。但是,他必須想一個辦法矯正船的方向,否則也將是死路一條。於是,這個人就試著和其他人搞好關係,慢慢地取得大家的信任。風越來越大,船也更加不穩定,左搖右晃,十分危險。最後,他提出由他來掌舵,理由是他曾經是水手,有過這方麵的經驗。大家同意了。

這個人駕駛著船,繼續向東航行。但是,這個人在船每走一段路時就把方向稍微調整一點,大家都覺察不出來。在船兜了一大圈之後方向變到了朝西方,最終,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到達了西麵的陸地。安全著陸之後,這個人才詳細地告訴大家真相,這個時候,大家沒有人會責怪他,而是把他當作救命恩人。

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第一個人由於太死板,結果隻能葬身大海。第二個人靈活地運用了方法,成了大家的救命恩人。可見,尋找出路的方法很重要。

當年的哥白尼由於倔強地提出自己的日心說而被教會處死,但是繼他之後卻仍然有很多追隨者支持他的觀點。這天,又有兩個人被教會的人帶了進來。教皇問他們倆:“說說你們的理由。太陽為什麼是宇宙的中心?”第一個人衝動地說:“聖經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我有望遠鏡,我有計算結果,我有一大堆證據可以證明……”結果,話還沒有說完,他就被教廷人士拖下去處決了。輪到第二個人了,看到第一個人的悲慘結局,他認真地想了想,說:“無上的教皇,我尊敬的上帝,請允許我說出自己的言論吧。我相信,仁慈善良的上帝不會處罰一個僅僅是愛說話的人。”他邊說邊觀察教皇的臉色。說到這裏,他停了一下,見教皇沒有怒色,就開始陳述自己的理由:“地獄和惡魔是在地下的,地下是黑暗的,而天堂是光明的,上帝就是住在天堂裏的。光明的源頭就是上帝,但我們見到的光是從太陽發出來的,可見上帝是住在太陽裏的。這個宇宙是以上帝為中心的,因此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有人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些人是別有用心的,難道惡魔會是宇宙的中心嗎?顯然不可能。所以經過我的苦心研究,終於證明了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下麵是各種輔助證據……”教皇耐心地聽完這個人的陳述,若有所思,但他仍然沒有放過他,因為教皇之所以讓他們說出理由,是想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這個人沒有被處決,而是流放到了一個荒島。這比處決好多了。

同一種意思,換了一種巧妙的說法,下場就不同了。當我們麵臨失敗,尋找解決辦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技巧。不要錯誤地以為隻要有精誠就夠了。精誠隻是成功的敲門磚,沒有方法你可能永遠也無法從此到達彼岸,有了方法你就會少走很多彎路。你離你的目標隻差一步,你望著它卻無法逾越那僅有咫尺的一步之遙,因為你沒有方法。你可以頭懸梁、錐刺股,可你未必就能夠金榜題名。做三隻板凳的人不一定就比做一隻板凳的人更有成就。愛迪生之所以成為發明家,並不是因為他做了三隻板凳,而是因為他做的每一隻板凳都用了他獨特的思維和巧妙的方法。記住,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方法。

人在經曆了失敗的痛苦以後,能夠從失敗中得到教訓。經過總結經驗教訓,獲得重新的方法,這樣取得成功的概率就要大得多。失敗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尋找扭轉失敗的途徑,也就是尋找出路。有時候在這件事情上得到的教訓,還可以觸類旁通,用在別的地方,所以一個人失敗的次數愈多,做事成功的希望就愈大,而且人也會鍛煉得愈來愈堅強。因為失敗越多就越有經驗。你要善於總結經驗,及時找到出路,變失敗為成功。

人生感悟:

珍惜失敗對自己的考驗。學會接受失敗,才能給自己重新定位,找到一個合理的出路去朝著自己奮鬥目標努力。隻有承認現實是無法改變的,才能從失敗的痛悔情緒中走出來,在新的生活中找到樂趣,恢複良好的心境,以良好的策略方法尋找到出路,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