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目前的局勢與貌埃大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導致軍政府內部很多人因為軍事上的失敗而憎恨他,很希望看到他如何解決所有的問題,或者說是想要看他出醜,於是也對他施加了很大的政治壓力。
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貌埃大將才踏上了日內瓦的土地。
他在會場上掃視著各國與會者的表情,戰戰兢兢的表明了MD政府的態度,那就是國家不容分裂,主權不容破壞。
正是在貌埃大將做出這番發言之後,龐勁東才說了上述那句話,然後目光堅定的看著貌埃大將。
在龐勁東的直視之下,貌埃大將感到一陣慌亂,竟然低下頭去。
本來應該底氣十足的他,竟然在接下來的發言中磕磕巴巴、左顧右盼,好像是做錯了事情的人為自己辯解。
其實所謂的調解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無外乎就是在雙方各自的立場之間尋找共同點,然後將這個共同點擴大化。
與會各方心裏都很清楚,MD軍政府與果敢共和軍之間的立場差了十萬八千裏,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可言。
果然不出所料,會談最終以破裂告終,但在會後,Z國與M國不約而同的發表了一個內容相近的聲明,都表示支持果敢人爭取自己的自由與權力。
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正式獨立就已經勢同箭在弦上了。
會談結束後的第二天,龐勁東立即前往果敢,商議獨立大計。
不多幾日之後,果敢共和軍發表了一份獨立宣言,公開宣布建立木邦共和國。
盡管獨立是果敢共和軍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畢竟這是第一次正式對外公開提出,更加重要的是宣言發表之後,果敢地區將真正以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姿態出現。
這份宣言開宗明義的寫道:“這個世界上最為寶貴的是自由,隻有擁有自由的人才可以去捍衛自己的尊嚴與權利。”
接下來,宣言曆數了MD軍政府極權和獨裁統治的黑暗,著重強調了各族人民在這種統治下的痛苦生活,最後提出解決這一切的唯一辦法,就是建立一個獨立於MD之外的新國家。
這個國家以追求各族人民的普遍幸福為最終目標,政治體製上實行民主政治,分階段的逐步推行全民普選,並以全民普選為基礎建立起議會和政府。
熟知果敢共和軍的人從這份宣言中發現了很多耐人尋味的東西,其中有一些與果敢共和軍過去的立場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說,宣言不隻是站在果敢人的立場上,至少在表麵上是這樣,使用的最多的字眼是“各族人民”。
更加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國家名稱沒有像很多人預料的那樣采用“果敢共和國”,而是弄出了一個“木邦共和國”。
外界不知道的是,這份宣言完全由龐勁東一手炮製出來,由於宣言事實上是新國家的施政綱領,因此一點馬虎不得。
龐勁東在形成初稿之後,又和龐天寵等人逐字逐句的予以反複推敲數次,又經過了大量的修改,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外界更不知道的是,為了其中的這些措辭和行文方式,龐勁東甚至還與沈佩紱等人發生過激烈爭辯。
龐勁東之所以極力淡化新國家的果敢人色彩,是因為撣邦屬多民族聚居地區,果敢人在其中隻是少數民族,主體民族是撣族。
所以龐勁東認為,必須強調新國家是個多民族國家,如果過於強調果敢人,必然會引起其他民族尤其是主體民族的不快。
加之果敢人畢竟是外來民族,更容易引起外界不友好的猜測,盡管這種猜測是符合事實的。
這樣一來,就可能會讓新國家在外部還不安定的同時又陷入內亂,盡管果敢人掌握著軍隊,可以迅速予以平定,可這種民族騷亂會讓龐勁東精心包裝的民主國家形象毀於一旦。
同樣為了淡化果敢人的色彩,國家名稱采用了“木邦共和國”,沿襲自曆史上的木邦宣慰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