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再三考慮,她決定還是直截了當的問一下:“我聽說你現在成了一支反政府武裝的頭目?”
“別說的那麼難聽,不是‘頭目’,而是‘副總司令’。”龐勁東聳了聳肩膀,坦然的承認了:“的確是有這麼回事!”
“傑瑞,我並沒有意思要反對你所做的一切,但是我很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龐勁東很想知道西方社會對待果敢戰爭究竟有著怎樣的看法,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問問蕾妮茲,於是將果敢地區和果敢人的曆史,果敢共和軍的往事以及果敢戰爭的前因後果,詳細的敘述了一遍,最後問:“你怎麼看待果敢戰爭?”
蕾妮茲的黛眉深深地鎖在了一起,不無憂慮的對龐勁東說:“從你敘述的這些情況來看,果敢地區簡直就是蘇台徳的翻版。”
蕾妮茲說出的這句話,觸動了龐勁東最大的一個憂慮,那就是西方社會會將果敢問題等同於蘇台徳問題。
蘇台德地區是一個獨特的曆史名稱,特指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境內鄰近德國、講德語居民所居住的地區。
在第一次大戰以前的數百年間,蘇台德地區屬於奧地利帝國及後來的奧匈帝國的領土,該地區以講德語的居民為主。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奧匈帝國被一分為三,即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歸屬捷克斯洛伐克。
納粹德國崛起後,以蘇台德作為突破口,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歐洲格局進行挑戰。
希特勒借由該地區居民主要為德國人,對該地區要求領土主權,而蘇台徳地區的德裔也借機鬧事,要求並入德國。
結果在慕尼黑會議後,在英法兩國妥協和同意之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讓納粹德國占領該地。
西方社會普遍認為,蘇台徳地區的割讓助長了希特勒吞並歐洲的野心,因此在二戰結束後,蘇台徳地區回歸了捷克斯洛伐克,當地的數百萬講德語的居民被驅趕到德國。
在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後,該地區歸屬捷克共和國。
果敢地區與蘇台徳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果敢地區的果敢人和蘇台徳的日耳曼人,在這兩個地區都是外來民族。
盡管兩者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例如,果敢地區在曆史上處於華夏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也就是說曾經是華夏的領土,但是西方社會是絕對不會去關注這些的。
因為,現在的這個世界是立場決定觀點,先有了觀點再去為觀點尋找理論和現實上的依據,西方國家在這一點上很精明,也玩得很好。
例如,他們支持科索沃獨立,卻堅決反對土著的北愛爾蘭人爭取自由。
這個世界上有些不太清醒的人,為了獲得鄰國和國際社會的讚揚,劃界時大筆一揮將原本屬於自己的領土送了出去。
結果,發現不但沒有換來讚揚,反而遇到了更加貪婪的要求。
這也就是說,果敢問題很容易引起西方社會不友好的猜想。
看到龐勁東憂心的樣子,蕾妮茲寬慰說:“但是西方社會一直都對MD的軍政府沒有好感,因此或許這是你們的一個機會!”
龐勁東歎了一口氣:“我相信西方社會更大的興趣是扶持一個對自己俯首帖耳的傀儡政府,而不是讓果敢人爭取到獨立與自由!”
“傑瑞…….”看了看龐勁東,蕾妮茲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