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未若柳絮因風起(1 / 2)

嘉慶元年

這府內園中,精雅竹室,曲水為池,流泉作沼,水殿風亭,情韻十足。

碧玉欄間種著些異草奇花,又特意移種了些翠竹,遙遙可見一別具風骨之人佇立碧玉軒卷棚內,望著澆灌花草的小廝。

這方有人仆仆而來,腳力輕儇,身形如健鶻,雖以黑錦覆麵,依然難掩通身的颯爽。

“你來了。”棚內之人悠悠而道。

不等來人回話,小廝便已識趣退下。

“上回‘日蝕’一事辦得還算妥帖。”棚內之人挾過壺來,親自伺弄起花草。

“都是屬下分內之事。”來人很是謙遜。

既而,來人徐徐開口,“教主,屬下有一事不知當問不當問?”

棚內之人倒也擔得起教主二字,行事不迫,處之泰然,雖是藏鋒斂銳,不掩龍鳳之姿。

“你且說。”教主仍是悠然自若。

來人便問道,“禪位大禮已由冬至推至正月初一,不知這月中,事成與否?”

教主神色一斂,淡淡道,“這不是你該過問的。”

“屬下失言。”來人請罪道。

“罷了,”教主揮袖而言,語間再複輕然,“現下你處境本就艱難,保全自身,已屬不易。至於其他的事,教中自然有人去做。”

“是,屬下明白。”

“前朝後宮的動向還需你時刻留意,”教主頓了一頓,又複言,“那個人,我總是信不過。”

“屬下自會留意。”隻說著,來人耳翼微動,似是有所覺察。

“有動靜。”教主也有留意。

小廝再赴園內,“來人奉大人之命求見教主。”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教主眉間微恙。

“是。”小廝匆匆而去。

“你從暗門出去,別讓人瞧見。”教主吩咐道。

“是,教主。”來人應了,說話間自如來去。

教主放下手中東西,朝園外道,“讓他進來。”

小廝便領了來訪之人進了園子。

這時下,宮中又豈會安生。

“奉太上皇敕旨,‘將嗣皇後嬪妃等幹果減下一半,其餘照折依議,欽此’。”這宣旨的便是乾隆的貼身太監吳書來。

跪在眾首的華服女子未發一言,倒是近身的宮中婢仆開了口,“吳公公,後宮的年例賞賜一向是由皇後娘娘親力親為,為何今日……”

吳公公言道,“皇後娘娘舊疾複發,已上稟太上皇,六宮統由貴妃娘娘便宜行事。”

“煩勞公公回話,謝太上皇倚重,成綺定會盡力打點。”華服女子起身接過折子,吩咐身邊近侍道,“築玉,收下折子,遣人好生送了公公。”

“貴妃娘娘留步,奴才告退。”說罷,吳書來領著一行宣旨人眾悉數退下。

“娘娘,您看,”名為築玉的宮婢看了折子,麵露難色,“這份例實在是……”

成綺掀起了茶盅,輕吹了片刻,呷了一口,並未作聲,氣定神閑。

座下一份位低微的清麗宮嬪,倒是站起身子,湊在築玉一旁,看了折子,似也驚異不小,秀色微暗,“竟連太上皇兩位貴人的份例都在皇後之上。”

“太上皇的旨意自然無人膽敢違逆,怕隻怕後宮中人遷怒於娘娘。”築玉擔憂道。

成綺品著香茗,更像是事不關己一般,“到本宮這兒的,能是什麼好差事。”

“如練尚在深閨之時,已聞娘娘佚貌仙姿,以為後宮一人而已。”清麗女子秀眉微蹙,談吐間麵露淒然,“如今權掌後宮諸事,卻也苦於形格勢禁。如練著實替娘娘銜冤。”

這清麗女子應與成綺年歲相仿,一樣的青春美貌,總歸是礙著權位,話語間伏眉做小。

“答應新晉宮中,難免錯看,本宮尺寸之柄,微不足道才是,”成綺目中含笑望向女子,應是粉麵含春,卻是不怒自威,“道高益安,勢高益危。既已受製於禮法宮規,本宮自然也看得開。”

如練呆木了一刻,旋即柔聲道,“鈕祜祿一族久為貴戚權門,一樣是日暮途遠,娘娘的不易,族人怎會不曉。”

“亢宗之子並非本宮不可,”成綺嘴角微曲,實在讓人捉摸不透這恭維之言是否真合了她的心意,“譬如,他日答應得勢,亦可庇佑全族。”

如練也算聰明人,這樣的回話,成綺如何的心意她也多少也明白了些,話語中便多了幾分謹慎,“如練質素平平,怎堪重負。隻望得仰娘娘……悠遊卒歲。”

“念在同族,答應所願,本宮代以應允,”成綺目色倏地一沉,“置身激流,難免他日月墜花折,更何況依答應的意思應是本就無心於此。”

成綺轉而望向如練,冷然道,“悠遊卒歲,算不上什麼難事。”

如練經不住一個冷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