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D(〗參考文獻〖=〗

〖=BT2B(〗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美] 約翰?奧尼爾. 身體形態 —— 現代社會的五種身體[M]. 張旭春[譯]. 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

包亞明[編]. 權力的眼睛 —— 福柯訪談錄[M]. 嚴鋒[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亞明[編]. 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 —— 布爾迪厄訪談錄[M]. 包亞明[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亞明[主編]. 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包亞明[主編]. 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包亞明[主編]. 後大都市與文化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英] 齊格蒙特?鮑曼. 流動的現代性[M]. 歐陽景根[譯].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英] 齊格蒙特?鮑曼. 全球化 —— 人類的後果[M]. 郭國良,徐建華[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美] 丹尼爾?貝爾.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 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美] 斯蒂芬?貝斯特,道格拉斯?科爾納. 後現代轉向[M]. 陳剛等[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法] 讓?波德裏亞. 消費社會[M]. 劉成富,全誌鋼[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美] 馬克?波斯特. 信息方式 —— 後結構主義與社會語境[M]. 範靜嘩[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美] 馬克?波斯特. 第二媒介時代[M]. 範靜嘩[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英] 艾勒克?博埃默. 殖民與後殖民文學[M]. 盛寧,韓敏中[譯].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陳永國. 文化的政治闡釋學 —— 後現代語境中的詹姆遜[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澳] 丹納赫,斯奇拉托,韋伯. 理解福柯[M]. 劉瑾[譯].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美] 阿裏夫?德裏克. 跨國資本時代的後殖民批評[M]. 王寧等[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法] 笛卡兒. 第一哲學沉思集[M]. 龐景仁[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法] 弗朗索瓦?多斯. 從結構到解構:法國20世紀思想主潮[M]. 季廣茂[譯].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杜小真[主編]. 福柯集[M].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

馮憲光. “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M].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

[英] 邁克?費瑟斯通.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M]. 劉精明[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法] 米歇爾?福柯. 瘋癲與文明[M]. 劉北成,楊遠嬰[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法] 米歇爾?福柯. 規訓與懲罰[M]. 劉北成,楊遠嬰[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法] 米歇爾?福柯. 臨床醫學的誕生[M]. 劉北成[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法] 米歇爾?福柯. 性經驗史[M]. 佘碧平[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 米歇爾?福柯. 必須保衛社會[M]. 錢翰[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法] 米歇爾?福柯. 知識考古學[M]. 謝強,馬月[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美] 羅伯特?戈爾曼[編]. “新馬克思主義”傳記辭典[M].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美] 戴維?哈維. 後現代的狀況 —— 對文化變遷緣起的探究[M]. 閻嘉[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美] 大衛?哈維. 希望的空間[M]. 胡大平[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德] 馬丁?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M]. 陳嘉映,王慶節[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

[美] 約翰?R?霍爾,瑪麗?喬?尼茲. 文化:社會學的視野[M]. 周曉虹,徐彬[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美] 傑姆遜.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 唐小兵[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美] 弗雷德裏克?傑姆遜,三好將夫. 全球化的文化[M]. 馬丁[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英] 安東尼?吉登斯. 社會的構成[M]. 李康,李猛[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英] 安東尼?吉登斯.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 趙旭東,方文[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英] 安東尼?吉登斯. 現代性的後果[M]. 田禾[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金元浦[主編].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M].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英] 丹尼?卡瓦拉羅. 文化理論關鍵詞[M]. 張衛東,張生,趙宏順[譯].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美] 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 後現代理論 —— 批判性的質疑[M]. 張誌斌[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德] 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M]. 藍公武[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

[英] 邁克?克朗. 文化地理學[M]. 楊淑華,宋慧敏 [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英] 羅賓?科恩,保羅?肯尼迪. 全球社會學[M]. 文軍等[譯].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美] 戴安娜?克蘭. 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M]. 趙新國[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蘇] 列寧. 列寧全集(第十四卷)[M].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劉小楓. 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 —— 現代性與現代中國[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林榮遠[編]. 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M]. 林榮遠[譯].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法]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 後現代狀況 —— 關於知識的報告[M]. 車槿山[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羅鋼,劉象愚[主編]. 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羅鋼,劉象愚[主編]. 文化研究讀本[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羅鋼,王中忱[主編]. 消費文化讀本[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羅崗,顧錚[主編]. 視覺文化讀本[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許紀霖[主編]. 帝國、都市與現代性[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美] 羅蘭?羅伯森. 全球化 —— 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M]. 梁光嚴[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陸揚,王毅. 文化研究導論[M]. 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6.

劉北成. 福柯思想肖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美] 丹尼斯?朗. 權力論[M]. 陸震綸、鄭明哲[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德]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德]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M].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德] 馬克思. 共產黨宣言[M].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加] 馬歇爾?麥克盧漢. 理解媒介 —— 論人的延伸[M]. 何道寬[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法] 莫裏斯?梅洛-龐蒂. 知覺現象學[M]. 薑誌輝[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英] 戴維?莫利,凱文?羅賓斯. 認同的空間 —— 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與文化邊界[M].司豔[譯]. 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莫偉民. 主體的命運[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英] 巴特?穆爾-吉爾伯特. 後殖民理論 —— 語境 實踐 政治[M]. 陳仲丹[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