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臘月(1 / 1)

每年臘月裏都是家家戶戶為一年的收成慶賀的日子,這時候在開春時院中飼養的牲畜都要開宰了,這個年代家裏飼養牲畜都是用各類糧食和蔬菜喂養的屬於無公害類的食物,口味也比如今拿各類添加飼料喂養成長起來的要好。

“小茹快走去看五嬸家今天要宰豬了,去晚了就看不上了。”家住不遠的一個小姐妹在遠門口大聲叫著,“哎,來了。”小茹快快的往院門口跑去。

來到了村東頭五嬸家不遠處,隻見她家院門口小村的泥路上已經支好了一口大鍋,鍋裏似乎在燒水,在爐旁邊放置著一張和床一樣的木板平台在平台下麵還扔著一些麻繩。

隻見四五個壯漢圍在平台兩旁,有一人手裏還拿著一把鋒利的長匕首,這時有人從院子裏趕出一隻又肥又大的黑色豬,趕到了平台那兒早已準備好的屠夫便將豬四肢捉了起來架到了平台上迅速用準備好的麻繩固定好了肥豬。一個屠夫手起刀落,旁邊有人迅速將一個大桶伸了過來,血水就像打開砸門的水龍頭突然加壓一樣噴了出來,很快桶裏便快要裝滿了,這時血水也不在往外冒變成滴答狀五嬸見狀趕緊把桶拎回了家。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每年過年家家戶戶在臘月裏準備年貨,殺豬、宰羊便是象征過年的頭等大事。

豬身上渾身都是寶,每個部位都有它的妙用。五嬸拎回家的血水會往裏麵摻一些麵粉攤成麵餅或用豬腸灌成血腸,豬的髒器也可以用來製作一些菜肴,它的肉會切成片或碎丁煎炒後據說在臘月裏可以放置一年都不會壞。殺完豬殺豬的人會選一塊豬身上最好的肉作為這次的回報,除了一些現做的肉還有一些肉就會醃製成臘肉,這樣家家戶戶的屋簷下會掛著一條條的用鹽和佐料炮製過得肋條肉,直到完全幹透放入缸裏以備一年裏隨時享用。

將肉收回屋子就會有一些親戚妯娌幫忙一起將這些肉整理好,然後會把剩餘的骨頭燉入大鍋,家裏大人在忙孩子們也不會閑著,跑前跑後的跟著瞎起熱鬧。等到鍋裏帶肉的骨頭爛熟,就會將早已切好的水蘿卜還有白菜粉條投入鍋裏,這樣帶有年味的一頓香噴噴的燴菜就做好了,親戚朋友們就會聞著香味來湊熱鬧。就著大餅吃著碗裏的燴菜不管碗裏有多少油水都是很香的,大人們嘮著嗑,小孩子們一個個小臉紅撲撲的興奮著,這種淳樸的民風到如今已經隨著城市的延伸已不多見。

臘月是一年裏農村中最閑的日子,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幾乎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在殺雞、宰豬、屠羊,每天對孩子們來說都有吃不完的好多平時都不會放開了吃的各類食物。村頭小巷人來人往,村頭也會有好多小販帶著各類小吃、玩具、年畫來這出售,因為是收獲的季節家長們也不會因此吝嗇就圖個高興,年的滋味就次托出。

老家有種講究臘月二十三之後因為要祭祖家家戶戶就不會再讓殺生,這時候每家都在炸油餅、搓麻花、炒幹果、清掃屋子、量製新衣,小茹一大早就被母親叫起來去了集市,“看看家裏還缺啥順便添一些。”母親對和她打招呼的一位婦女說。

來到集市看到一個捏唐人的,小茹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媽媽看這個好好玩,好喜歡。”母親看了看小茹說:“等置完了年貨再來給你買,”說完拉著小茹就往前走。

來到一個年畫攤前看好了幾張年畫付了錢,她們又去買了幾幅對聯,購了些家裏沒有的蔬菜水果,又給小茹買了個扯線皮影便返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