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令人憂心的齊國局勢(2 / 2)

她是一個女子,她需要一個安定繁榮的國家,不喜歡動不動就兵戎相見,鐵馬金戈的日子。

她上一世雖然是個兵,但是,那是在一個發達的和諧社會裏,她擔任的角色隻是一個保家衛國的戰士。

她們就算是出更,也隻是針對一些影響社會團結,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的保衛戰。

還沒有嚐試過,向別國發動戰爭,導致無數百姓都要卷入戰火的經曆。

所以,就算是梁梓墨現在在她的麵前,再怎麼提到這些客觀因素,她都隻會沉默麵對。

因為,在她心裏隻要能不打仗的,就盡量不去打!

在這落後的古代,人們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

在這裏,她來了幾個月了,就是平常生活,她都還不怎麼適應。

叫她又如何在這交通靠腿,信息靠嘴的條件下去打仗?

更何況是打仗啊?所謂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她陳漫雲來這裏,隻有幾個月時間,對於各方勢力都還不清楚,又無從打聽。

因為身邊的人,就沒有一個人懂得國家大事的。

冒險讓她去打沒有把握的仗,她是不會去的。

所以,這時她看見梁梓墨這樣痛不欲生,卻隻是淡漠的說道:“我們該走了!”

梁梓墨聽了陳漫雲的話,默默的卻沒有動。

陳漫雲認真的看著他,見他的眼睛裏除了仇恨,就是複仇的火焰。

正想轉身就走時,梁梓墨卻開口說道:“雲兒!我們可以爭取很多老臣們幫忙的。”

陳漫雲聽了他的話,沉默了!

爭取老臣們幫忙?那可能嗎?就梁昊辰那樣的統治者,那些老臣敢說話嗎?

要是那些老臣,真能在朝堂上起到作用。這些地震中受了災的地方,他們早就勸梁昊辰派官員下來走訪了。

但是,他們連這一點都沒有做到,還能指望他們什麼?

她不是沒有想過,讓梁梓墨去都城把那個昏君擒住,或者殺了。

然後,再來收拾那些,駐守在邊關的駐軍首領或梁昊辰的心腹。

可是,就現在梁梓墨的能力,要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

自己現在是蜀國的國主,如果自己也參與的話。那就不止是梁梓墨報仇那麼簡單了。

那就會引起兩國之間的戰爭!

蜀國這才經曆了水患、暴亂,如今哪裏能再受這些無益的戰火?

雖然,眼下比齊國要富裕,可是也隻能是讓百姓們吃飽飯。

要說吃飽穿暖都不行,因為,衣服是需要布料的。

現在,蜀國的絲綢、織布業,並沒有像曆史裏說的那麼發達。

百姓們個個都是穿的粗布麻衣,連多餘的都沒有。

所以,連穿暖都做不到!

麵對這樣的民情,她認為現在還是休養生息的好。

還有齊國!齊國現在被梁昊辰搞得,隻能用八個字來形容“局勢動蕩,民不聊生!”

現在,就算是梁梓墨拿了這個江山,也不穩當!

那些駐守邊防的駐軍,都是跟梁昊辰在戰場上一起,出生入死打過仗的過命的交情。

梁梓墨就算是把梁昊辰殺了,那些擁有兵權的人,也不會擁立他為王的。

到時候,那些常年征戰的人裏,也有很多人都會想著梁昊辰死了。

他們要擁兵自重,自立為王的話!到那時,梁梓墨隻是給了他們,一個造反的理由。

所以,從現在起,梁梓墨想要報仇,必須要先培養出自己的心腹。

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就他現在這個光杆司令,怎麼做得了那樣大的事情啊?

還有,他要做到眾望所歸才行啊!

所謂,眾望所歸!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可是這做起來有多難?

恐怕隻有做到過的,或者做過的人才知道。

可是,這齊國這樣動蕩,百姓苦不堪言。

不止是梁梓墨看了,心裏難受!

她陳漫雲,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

受過高等教育,看慣了和諧社會的人,看到百姓們受苦,她心裏其實比誰都難受。

陳漫雲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現在對梁梓墨的事情,不能再坐視不理了。

於是,就對苦著臉沉思的梁梓墨說道:“梁大哥,我知道你聽見我說的話,和看見的那些事情,心裏很難過!

如果,你想拯救齊國百姓們於水火,那你過完年就去邊防當兵。”

“當兵?那萬一被認出來了怎麼辦?”

梁梓墨擔心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