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就是軟刀子,用眼淚為辦事開道
原文
(劉備)全在臉皮厚,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而且生平善哭,著《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勝。
辦事智慧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仁慈心、同情心是人類情感世界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利用這種人性中善良的輝光可以照亮自己的世界。用自己坎坷遭遇的愁容和淒涼悲愴的眼淚,可以使對方的感情之水為之蕩漾,即便鐵石心腸,也會網開一麵,伸出熱情之手,答應並幫助你把事情辦成。
赤壁大戰後,劉備用詭計奪取了荊州。周瑜氣得金瘡迸裂,認為劉備占據荊州是東吳稱霸的心腹大患,便命魯肅去向劉備討回荊州。最初,劉備以輔助侄兒劉琦為理由賴著不還。劉琦死後,魯肅又去討荊州,諸葛亮以“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來辯護,並立下文書,取了西川後再歸還荊州。魯肅無奈,隻好空手而回。後來,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做了東吳的乘龍快婿,孫權又要魯肅討還荊州。
魯肅來到堂上,坐下來後說:“如今劉皇叔已經是東吳女婿,也就是我魯肅的主人。既是自己人,我就直話直說了。”
劉備說:“子敬不必謙虛,有話直說。”
魯肅說:“小人奉吳侯軍命,專為荊州一事而來。皇叔借去許多時間了,一直未還,今日既然兩家結了親眷,就算是一家人了,希望皇叔今日交還荊州為好。”
魯肅說完後,等劉備答複。哪知劉備卻用雙手蒙臉大哭不已。哭得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魯肅見劉備哀聲嘶哭,淚如雨下,不禁驚慌失措,急忙問道:“皇叔為何如此?難道小人有得罪之處?”
那劉備哭聲不絕於耳,哭成個淚人兒,哭得淚濕滿襟,魯肅則被劉備哭得膽戰心寒。這時,諸葛亮搖著鵝毛扇從屏風後走出來說道:“我聽了很久了,子敬可知我的主公為什麼哭嗎?”
魯肅說:“隻見皇叔悲傷不已,不知其原因,還望諸葛先生見教!”
諸葛亮說:“這不難理解!當初我家主公借荊州時,曾經立下取得西川時便還給東吳荊州的文書。可是仔細想想,主持西川軍政大事的劉璋是我家主公的兄弟,大家都是漢朝的骨肉。若是興兵去攻打西川,又怕被萬人唾罵,若是不取西川,還了荊州無處安身;若是不還,那東吳主公孫權又是舅舅。我主處於這兩難困境,子敬又再三來討,因此淚出痛腸,不由得放聲慟哭。”
諸葛亮說罷,又用眼色暗示劉備,劉備聳肩搖膀,捶胸頓足,大放悲聲。魯肅原是厚道之人,見劉備淚下,放聲痛哭,心中動了惻隱之心,以為劉備真的是無立足之地而哭,便起身勸道:“皇叔且休煩惱,待我與諸葛先生從長計議。”
諸葛亮說:“有煩子敬回見吳侯,將我主煩惱轉告。再待一段時間,等我主有了安身之地,再奉還荊州如何?”
魯肅見劉備哀痛之極,隻好答應。
精華點評
人們的內心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當一個人涕泗漣漣、淚流滿麵時,人們就會產生憐憫之心,對所哭之人表示出同情和關懷,這樣的人有求於人,人們都不會拒絕。所以在求人辦事的關鍵時刻,學會不失時機、可憐兮兮地滴下幾滴眼淚,會很容易激起對方的同情心,首先使彼此在感情上靠近,產生共鳴,這就為問題的解決打下了基礎。這種“遍撒淚彈”的求人辦事之術,是古今中外成就大業者最善使用並屢試不爽的招術。李宗吾先生坦言,如果一個人能把哭和笑的功夫運用到家了,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求人辦事時,不妨“哭一哭鼻子”,由眼淚這個軟刀子打開辦事的通道。
他辦事前,先送他幾頂高帽子
原文
恭就是卑躬折節、脅肩謅笑之類,分直接、間接兩種,直接是對上司而言的,間接是指對上司的親戚、朋友、差役及姨太太之類而言的。
辦事智慧
人們常把阿諛奉承的行為稱作“給人戴高帽”,而喜歡別人溜須拍馬則被稱作“喜歡戴高帽”。李宗吾先生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對別人的讚美話、送高帽舉動無動於衷,多給人戴幾頂高帽子,往往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實現辦事的目的。
厚黑學認為,在處世中,即使你的能力再強,智慧再高,不懂得和別人的相處之道,也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因此,要學會用巧妙隱秘的方式給對方以誇獎,切中對方的要害,你的辦事之路會順利許多。
有位朋友叫萬霖,人送外號“萬事通”,意思是說他無論辦什麼事都能暢通無阻,讓人羨慕不已。他有個朋友叫李凱,最近一直為孩子調動工作的事頭疼不已,東跑西跑,就是辦不成事,想起好友萬霖精通辦事之術,特意跑來向他請教。萬霖指點朋友說:“辦事就要會求人,要辦成事就得讓人家喜歡你,願意幫助你,要想做到這一點,起碼你嘴得甜點吧,你得會捧著人說話,你要多讚美他,說他愛聽的話,做到這一點,事不就好辦了嗎?”李凱如夢方醒,興衝衝地走了。沒過多久,聽說他兒子調動工作的事成了。
這位“萬事通”先生完全掌握了拉關係辦事、獲得別人好感的訣竅,那就是先讚美再說事。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求於人的時候,事兒是否能辦成,還要看你是否能與對方拉好關係,討對方的喜歡。我們都知道,讚美別人能增加別人對你的好感,如果你能在求人辦事時,恰當地讚美對方,那麼對方在獲得心理滿足之後也一定會樂於滿足你的要求。
求人辦事時讚美別人和在一般交往時讚美別人還有不同,前者的讚美應當更有針對性。
心理學證明:當一個人驕傲地談到他的專長,或他所取得的成績時,你適時地提出與之相關的要求,在這樣的時刻,他拒絕你的可能性最小,你的要求得到滿足的成功率最大。所以,當你有求於人時,就需要運用讚美,營造一個合適的氛圍,使你的需求最大可能和最大程度地得到滿足。
精華點評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人一旦受到讚揚,被認定其價值時,總會喜不自勝,在此基礎上,你再提出自己的請求,對方自然就會爽快地答應下來。厚黑學認為,心理上的親和,是別人接受你意見的開始,也是轉變態度的開始,因此,求助者要想在求人辦事過程中取得成功,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多稱讚對方,多送幾頂高帽子給他。一旦對方“戴”上了你送的高帽子,他就不再好意思拒絕你的要求,從而容易答應你提出的條件。要想在求人辦事這條路上走得更加順暢,就必須學會這一招。需要注意的是,送高帽也要注意場合和分寸,而且要顯得有誠意,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吃力不討好,使事情陷入困境。
厚臉套近乎,辦事要學會感情投資
原文
大凡人的天性,都以“我”為本位,我與母親相對,小孩隻知道有“我”,所以從母親嘴裏將糕餅取出,放在自己嘴裏。
辦事智慧
我們寫文章講究“文以情動人”,同樣的道理,在求人辦事時,也可以感情為突破口,撥動對方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達到辦事的目的。求人辦事並不總是在熟人之間進行,有時不得不闖入陌生人的領地。當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人際環境裏,想要迅速打開局麵,首先要尋求辦事的突破口。有了突破口,便可以點帶麵或由此及彼地鋪展發揮開去,從而說出自己的訴求,促使對方將事情辦成。大凡厚黑人士,在求人辦事時,都不吝嗇自己的感情,厚著臉皮千方百計地與人套近乎、拉關係,他們認為隻要事情能夠辦成,要不要麵子是次要的。
小梁第一次踏進人事局長家,剛落座,裏邊出來一位穿中山裝的老人。打完招呼後,小梁立即發現老人胸前戴著一個大圓的毛主席像章,於是說:
“老伯,您這個像章是從韶山帶回來的吧。”
“嗬嗬,小夥子蠻有眼力的。我這像章呀,可是十幾年前的真貨,那時候我在韶山……”
“你跟他說毛主席啊,幾天幾夜隻有他講的喲。”老人兒媳走過來笑著插言,“我爸可是正正經經的思想研究協會會員哩。”
小梁一個發現便打開了這個家庭的話匣子,談話的氣氛非常融洽,辦事的效果自然也不會差了。
一天晚上,小張到某同事家做客。自我介紹後,挨著一個五六歲的女孩坐下,笑盈盈地問:“小朋友上幼兒園了吧?”
小女孩睜大眼睛點點頭。
“會拍手掌吧?——千年蛇妖白素貞,下凡來報許仙恩——”
“我會說,我會拍!”小女孩一下被小張給逗樂了,伸出雙手便和小張玩了起來。很快,小張和小女孩打成一片,旁邊小女孩的爸爸媽媽也格外開心。
後來,小張成了這位同事的好朋友。
小張的交際成功就在於他平時做了有心人,積累了小孩的某些遊戲知識和手段,並適時施展出來,發揮了作用。
通過所求之人家中的老人、孩子等親人為紐帶,達到辦事的目的,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辦事方法。除此之外,稱呼對方的昵稱或者直呼其名,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達到成事的目的。
一位教師講述他自己經曆的事:“某次有位從前我教過的學生來要求我為他做媒,當時我便問他兩人的關係何以如此快速地進展。他回答說:‘某次我與她見麵時,她突然直接喊起我的名字,使我頓時感到與她的關係是如此親近。’而在此之前他們兩個隻以姓氏互稱而已,可見稱呼對兩人心理上的距離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找人辦事時如果一時難以接近,不妨利用稱呼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而且口吻必須自然,不可讓對方感覺你是在裝腔作勢。兩人的距離若是因此而接近,那麼事情就很容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