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0章 正副不合(2 / 2)

順著霍福來的意願,吳迪南也笑得很假,對顧詔說道:“顧副縣長,你比我早來半年,以後工作上還需要你多多費心啊。”

咬著牙的“副”字,和那若有所指的“早來半年”,吳迪南同樣對顧詔不怎麼感冒。既然擋了顧詔的路,那就一擋到底,吳迪南也不會因為心生愧疚而把政敵扶植起來的。

霍福來向後走了兩步,看樣子好像不想參與到兩人的爭鬥中,其實卻是在摸著兩人的脈。若他當真不摻和,這時候該找個機會告辭才對,萬萬不該站在這裏。

吳迪南倒背起手,不給顧詔說其他話的機會,拖著官腔說道:“顧副縣長,我們就一起走走吧,縣裏的情況我想多了解了解。”

很顯然,吳迪南沒有打算就這麼放過顧詔,直接準備在工作上作指示了。按照道理,領導作指示是題中應有之意,但現在是休息時間,吳顧二人好像並不是那麼和諧,這就有點借勢欺人的味道了。

這時候霍福來卻是不能跟上去的,他已經知道吳顧二人之間已經有了齷齪,那就沒必要詳細探聽,隻有站在這裏看著吳迪南和顧詔一前一後的順著住宿區的小花園繞圈。很顯然,霍福來對自己的猜測有著很大的信心,沒多長時間吳迪南和顧詔談話的聲音就大了起來,其中隱約帶著“礦產”“這樣會有問題”“影響經濟”之類的話斷斷續續的飄來,看樣子吳迪南和顧詔的談話並不是那麼平和。

都是年輕氣盛的人啊。一個三十四歲,一個二十三歲,針尖對麥芒。

這次談話不是那麼愉快,等到吳迪南和顧詔回來之後,霍福來分明看到兩人的臉色都不是那麼好看。

鬥吧,鬥吧,隻有你們鬥下去,縣裏那幾名外來的常委才有可能不團結在一起,最適合耿自謙渾水摸魚。

霍主任和耿副縣長之間,可是有著相當近的親戚關係。

縣政府的第一次會議,就在吳迪南到任的第四天召開,會議的主題就是關於整合縣礦產資源的議題。

議題由吳迪南提出,讓大家進行討論,同時表示,整合資源勢在必行,讓大家出謀劃策,看看哪種方式比較溫和一些,能夠做到平穩過渡。

顧詔首先就提出了異議,表示紡山縣的現狀已經是很成熟的經驗。發展各礦產企業的主觀能動性,縣裏讓出部分利益,可以達到擴大產量提高工人待遇的目的。吳迪南對顧詔的說法不置可否,著重講了整合資源後按照生產能力的配給來協調各企業之間的關係,避免產生資源重複等難題,達到精兵簡政。

“如果事實像吳縣長這麼預計,那麼整個紡山將會多出五到八萬的剩餘勞動力,對於縣政府來說,這些人將是很難化解的難題,尾大不掉。”顧詔說。

“恰恰相反,節省出這些勞動力,我們可以在多方麵產業進行資源整合,有機的消化,從而帶動紡山的經濟向多方麵發展。”吳迪南針鋒相對。

“這隻是個計劃,但是時間呢?我們沒有那麼充裕的時間,也沒有那麼充裕的財政。老百姓的目光是很短的,他們寧可每天數著幾塊錢,也不想連續幾個月沒有收入,去幻想每天數幾十塊錢的生活。”顧詔爭辯。

“改革的本意,就是讓我們放寬目光。我們紡山的資源是很豐富的,為什麼要把目光僅僅放在礦產方麵?”吳迪南的設想也很大。

耿自謙在那裏老神在在,聽著縣長和常務副縣長之間爭論著,間或說上幾句讓兩人平息火氣的話來。

會議到了最後,吳迪南以政府一把手的態度,決定在全縣範圍內最快實行產業重組,顧詔則有些紅眼的表示,吳迪南不能憑臆想來決定一個經濟強勢縣的方向,需要用事實來說明問題。在耿自謙的勸解下,吳迪南幾乎從牙縫裏擠出了“同意以平安鄉為試點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議題。

同時,他表示,為了讓顧副縣長能夠體會產業整合及調整的好處,該試點要顧詔親自抓。

這個議題在政府班子裏獲得全票通過,幾名副縣長內心裏正等待看好戲,看今天會議的勢頭,顧詔能盡心盡力的完成試點任務?

耿自謙心裏也做著打算,顧詔現在已經有些難過,或許該爭取爭取他?畢竟有著天都的關係,保護傘誰都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