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寫詩難,出詩集就更難了。

本來嘛,風風雨雨,坷坷坎坎,生活之路就是那樣艱難。可又要妄圖做什麼詩人,去自找苦吃,忍受不盡的感情折磨,怎麼會容易呢?

我的學詩曆程,開始於七十年代初。那是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並竊讀了一位因寫作而不幸罹難入獄的詩人所封存的許多名著,於是便也做起了這般的荒唐夢。雖說這第一本詩集孕育了十餘個春秋,才有了今天誕生的機會,但總歸我還是幸運的,人到中年,童心未老,尚在苦苦追求之中,或可聊以自慰吧!

這個集子裏收入的,大多是1984年以來所寫的抒情短詩。之所以取名為《愛與人生》,是因為這些作品記錄了我的人生旅程,傾注著我對祖國山川的眷戀和對真摯友情的向往與懷念。

我不能忘記邊陲三載同戰馬為伍,我不能忘記草原十年與長號共鳴,我不能忘記那“天涯海角”的求索,我不能忘記那“若有所失”的別離……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給了我詩的靈感。

腳下的路,還很長很長。我將永遠銘記著魯迅先生的話:“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隻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這裏,我要特別感謝,在我學詩的道路上,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曾無私地給過我支持與幫助的領導、編輯和朋友們!感謝寧夏人民出版社的同誌對我的厚愛!感謝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唐祈教授帶病為我的拙集作序!

我是屬龍的。我願將這份薄禮獻給龍年,獻給我的祖國,獻給生我養我的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

作者

1988年1月30日於固原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