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佛廚賽⑥(2 / 2)

梁鴻濤首先雕刻出的是雄鷹的身體和一邊的翅膀。僅僅是一個輪廓而已,就給了明悟和明鏡一種雄鷹展翅飛翔的感覺。

然後梁鴻濤用另一塊南瓜雕刻出了雄鷹的另外一邊的翅膀,再用插接的方法,也就是雄鷹的身體上麵打一個口子,再在需要進行插接的翅膀上麵延長出來一塊,將兩個部分一插,然後再用比如細牙簽之類的硬物固定住就可以了,剩下的步驟則是用熬熟的南瓜將插接的地方補上,讓人看不出來曾經在這裏進行了插接。

最後的步驟就是將雄鷹身上的紋路,雄鷹頭部的細節雕刻出來。這個對梁鴻濤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在還有五分鍾的時候,梁鴻濤總算是搞定了這隻雄鷹,至於最後一個冷菜的食雕,梁鴻濤放棄了,五分鍾的時間根本就不夠用,要不是自己以前在原始森林當中盡心的學習了食雕,半個小時的時間恐怕都不夠弄出這隻雄鷹來。

最後一道冷菜梁鴻濤選擇了擺放的方式來進行裝飾,幾朵用水鴨梨雕刻出來的水晶般的蓮花起到了裝點的作用。

這三道菜的名字分別為“西域歸來”——取自玄奘法師取經而歸,如同白玉一樣的象牙船當中擺放的是通過抄的手法烹製出來的土豆片。厚厚的土豆片吃起來綿軟,撤上一點點的鹹鹽,味道還算可以。

第二道菜的名字是“俯瞰萬生”,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下麵是由蜜棗、油炸腰果等幹果果品擺出來的大地。

第三道菜的名字叫“蓮池”,使用酸辣白菜葉作為鋪墊,上麵用白菜椰子切成非常細的絲作為裝點,在其中幾朵用水鴨梨雕刻出來綻放的蓮花。

這三道菜的意境方麵,因為名字的緣故都滿足了要求,但是在其他的項目上,尤其是味的上麵,欠缺的就稍微多了一些,梁鴻濤隻能祈禱這三道冷盤不要被別的寺廟代表隊拉下去太多分數才好。

冷菜因為都是冷品,因此隻需要將名字寫在標板上,放在菜品的盤子前麵即可,所以梁鴻濤在寫上了菜名以後馬上開始動手為下一個比賽做準備,下一個比賽的內容是湯,這個湯可是重中之重,因為湯有足足二十分,就算前麵拉下來分數,在這個上麵也可以盡可能的進行彌補。

梁鴻濤選擇了所以他買來的材料,然後開始了雕刻。

佛手被雕刻成了鴨掌和鮑魚、白菜被做成了魚片、冬瓜被雕刻成了雞肉塊、萵筍被雕刻成了海參……將這些雕刻好的材料按照味道配比放進各種味道不同的鍋當中進行煮以借味,然後梁鴻濤拿來一隻可以進行直火加熱的大壇子,在裏麵加入枸杞、桂圓、香菇、筍尖等等配料,配料方麵再放入橄欖油、鹽、冰糖、加飯酒、薑、蔥、老抽、生油等,主料一共三十六種,配料也多達十二種,梁鴻濤要烹製的湯品的名字就躍然而出了。